第935章 败家行为-《大宋安乐侯》


    第(3/3)页

    真正要让大宋的工商业发展起来,还是要靠大多数人才是。

    大宋朝廷虽然出了这些鼓励工商的政策,但是耕读传家的思想,早已深入人心。

    即便全国各地都有向永通钱庄申请贷款的,但是这个数量,加起来也不过两万余家。

    这比之后世一个省动辄十余万家企业,可是差的太多太多。

    虽然有着人口数量上的差距,但是如今大宋的人口可也不算少。

    不过,范宇也并不着急,此事仍然需要一个过程,根本不可能一蹴而就。

    永昌隆商号,依旧从海外往大宋境内运送稻米。粮价虽然有所下降,但是朝廷也出台了补充常平仓和允许民间酿酒贩卖的政策。

    粮价下降之事,朝堂上的官员自然有人已经觉察,并且上书官家,请禁永昌隆商号外购稻米。

    但是官家只是一句,‘我大宋地域广大百姓众多,时常会有天灾,朕只怕粮食不足’便堵住了朝堂诸多官员的嘴。

    什么米贱伤农之类的话,拿出来讲也没多大的威力。因为在这之前,官家已经鼓励工商。最重要的是,永昌隆商号那可是官家和一帮子皇亲们的产业,若是没有违背国法,便不惧这些官员。

    因此讨论下来,便是一个妥协的结果,更换常平仓的陈粮,陈粮则发卖给酒坊。

    大宋虽然在这两个月的时间之中,推出了修改商税、鼓励工商、还有放开酒禁这些在诸位相公看来不痛不痒的政策。但是这却是对大宋工商业的一次大松绑,为其发展繁荣创造了一个宽松的环境。

    只需要再有个一两年,大宋的工商业便会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

    远在新西夏与大宋的蒸蒸日上不同,新西夏的君臣却是在极力的督促工匠们制造火器。

    虽然这些火器制造之法,是花了大价钱从辽国手中购买,可是李元昊却是觉得非常值得,他甚至觉得辽国君臣肯将火器制造之法出售,就是个败家行为。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