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5章 败家行为-《大宋安乐侯》


    第(2/3)页

    只要这个商人的阶层扩大到一定程度,商人子弟为官的比例自然就会提高。

    于是代表商人利益的呼声,也就会在朝堂上有更大的话语权。

    而且,范宇所培养的那些技术人员,将来也会有人通过技术能力走上官场,这样便会让工商都在朝堂上,有一定的发言权。

    这只是范宇眼前所规划的,要想实现决非一朝一夕可成,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又过了近两个月,经过官家赵祯与诸位相公们的讨论,关于鼓励工商的政策也发布出来。

    因为事先流传出去了一些小道消息,所以这些小道消息,也成了朝廷所参考的条目。

    于是,开办工坊免税一年这一条,是赫然在列。而且朝廷的政策之中也提出,若缺少资金,可向永通钱庄提出贷款。至于是否准许贷款,则由永通钱庄自行决定。

    虽然真正给予的优惠条件,只落实了一个免税一年,但是这却使得许多人都动了心思。

    尤其是百工技院毕业的那些工匠,识文断字便会开阔眼界有自己的更深的想法。这样的人,在百姓和普通工匠之中皆是鹤立鸡群一般,又有谁会甘心于给他人做个长工呢。

    而且从百工技院毕业的工匠,在永通钱庄贷款是受到优待的。利息要的低不说,给的贷款数额上限也更高。

    不只如此,甚至还可与永昌隆商号互通有无,工坊所造商品只要合格,直接就被永昌隆商号所收购了。

    在他人看来,好似生怕这些家伙富不起来的似的。

    不过,永通钱庄对于贷款的使用也有要求,若是发现所代款项没有用于申报的工坊项目,将会要求双倍赔偿。

    若是答应了永通钱庄的条件,便须接受永通钱庄随时的检查和监督,并到当地官府报备。

    原本有些心思不正之人,想着去永通钱庄贷款放印子钱,搞什么九出十三归的高利贷。但是看到永通钱庄的贷款说明,便一个个的都又退缩了。

    如今从百式技院所毕业的人,只有四五千人而已,若是放之于大宋全国,实在是算不得什么。

    更多对贷款有需求的人,却是民间的商人或是一些原本就已经存在的小作坊。他们要么是新建工坊,要么就是扩大工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