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居然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暗地里搞出了这样的大事! 和密探头子勾连,设计了精妙的陷阱,一环扣一环。 几乎将他送上了皇位! 他的无能、他的附庸风雅,原来都是装的吗?! “我……容我再想想……” 李治擦了擦汗。 李泰老哥的治国能力暂且不谈。 但玩弄阴谋的能力真是让他叹为观止。 这就是真正的夺嫡么…… 要夺嫡,就是要这般铁石心肠、不择手段么…… 李治深深吸了一口气,发散的目光重新收束。 这才发现,张亮一直在暗中观察着他的一举一动。 李治立刻振作起来,说道: “也就是说,不论李泰哥哥的阴谋是成功还是不成,张使君都是被牺牲的棋子咯? “只要父皇发现辽东的情报是假,张使君必定是第一责任人。” 张亮的表情出现了微不可查的波澜: “确实如此,幸得陛下宽宏怀柔。 “不但赦免臣死罪,还让臣继续担任官职,皇恩浩荡,无以为报。” 那也是因为李明没死、辽东没丢,万一真因为你而导致了后果,你十个脑袋都不够砍的……李治在心里嘀咕,继续挑拨道: “李泰将使君视为用过即弃的工具,而使君还对李泰忠心耿耿,不在陛下面前出卖他,真是义薄云天啊。” 张亮的胸脯剧烈地起伏了几次,又重归于平静。 “但我不会,有义贞公见证,治必以国士之礼待使君。” 李治起身,规规矩矩地向张亮长揖。 张亮有些手忙脚乱地起身: “殿下,殿下何至于此!快快请起,折煞我也!” 十来岁的贵公子,天生就带有一股青春的冲劲,让旁人感觉到赤忱。 如此以礼相待,即使老江湖如张亮,也不会无动于衷。 “不起,除非使君教我。”李治还是长揖不起。 “殿下请问,臣定知无不言。” “李泰现在的阴谋是什么,你能知道吗?” 李治下意识觉得,李泰还在阴谋搞个大的。 因为他在东京洛阳已经待了好几个月了。 除了几封不痛不痒的信件,没有传出一点动静。 难道他就此认命,接受李明胜出的事实,安心当个闲散王爷了?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一个心机深沉至此、不择手段至此、坑害李明和国家至此的皇子。 不可能就此束手就擒。 他一定暗中另有图谋。 李泰抛弃了张亮,是因为张亮没有用了,对他下一步的计划没有助益了。 问题来了,他的下一步计划是什么? “辽东事件之后,臣的耳目喉舌被移交给了李君羡,而从此之后,魏王对臣这个瘟神避之不及。” 张亮有些自嘲,又有些苦涩。 紧接着,他话锋一转: “但是,李君羡只接管了一部分密探。 “还有几位我真正的义子,仍然听命与我。 “所以,我并不是闭目塞听、一无所知。” 李治呼吸顿时急促起来: “请使君不吝赐教!” 张亮组织了一下语言: “据臣所知,魏王正在积极联络在外的藩王。” “齐王李祐?”李治问。 张亮点头又摇头: “包括但不限于齐王—— “事实上,魏王似乎与除了李明和三位嫡子以外的所有藩王,都有勾连。” “他们?为什么?”李治觉得很奇怪。 李世民陛下一共有十四个皇子,其中三个早夭。 剩下十一人中,除了李明和三嫡子,那就是一共七个藩王。 那七个庶出的皇子,别说和李明比了。 和他们三个嫡子相比,也只能用“臭鱼烂虾”来形容。 政事政事不会,阴谋阴谋不会。 和那些失败者抱团取暖,能起到什么作用? 难道那七个庶皇子的反对,还能干扰陛下、干扰天下的决心不成? 张亮看着他,提醒道: “那七位藩王,同时身兼着都督府都督一职。”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