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二节 愿逐月华盏(下)-《技艺天王》
            
            
            
                
    第(1/3)页
    “温度十五,湿度八十。”
    在抛光前。
    秦淮没有直入主题,而是将漆器半成品送入密闭干燥的空间储藏。
    起身。
    在机器前调整室内的温度和湿度,同时有条不紊的叙述,语调从容温和:
    “漆器制造对于环境的要求非常高,有时候哪怕是小小的空气对流,也会影响漆器品质。”
    这一点当然不是秦淮故弄玄虚。
    而是避免空气中细小的浮尘污染漆器,是讲究,是斤斤计较,是精益求精。
    商雅颔首,心中释然。
    细节决定成败嘛。
    正如秦淮小哥哥曾经说过:一切久看不厌,都是因为足够用心。
    ‘秦核舟式作品’,能够成为最顶尖的艺术品的代名词,就是因为呕心沥血到每一个细节,天气、环境、心情、甚至于湿度和温度……
    这些,都是秦淮小哥哥会注意到的内容。
    ……
    等候了十几分钟,待到湿度和温度达到特定值。
    秦淮取出漆器酒杯。
    开始抛光!
    抛光是漆艺的一道压轴工序。
    即通过手掌皮肤的摩挲,让漆器表面的分子,在特定温度下,重新排列,形成一层类似于包浆的晶莹剔透的半透明薄膜。
    这一道工序在生活中并不罕见!
    譬如家中的一把木椅,经过十年如一日的抚摸,扶手处会出现一层半透明的覆盖膜,这就是抛光,但我们更喜欢称它为‘包浆’。
    揉搓核桃,把玩珠串,都是抛光。
    秦淮敛了敛神。
    用掌纹与漆面轻轻摩擦,细密的掌纹,带着手心的温度和湿度,在漆面上留下微不可查的痕迹。
    宛如流水冲刷玉石,在一次次的舔舐中,漆器表面渐渐光滑如镜。
    漆艺是一门安静的艺术。
    也是一门水磨功夫。
    多一分太多,少一分欠缺。
    若是少磨两下,担心不能将漆器最美的纹理呈现。
    若是多磨两下,却畏惧越磨越差,一件漆器成了废品。
    每一次掌心与漆面的摩挲,都恰到好处。
    商雅托着下巴,静静的观看。
    她都有些吃醋,秦淮小哥哥在创作时的眼神太专注了,专注到让她误以为,那是秦淮小哥哥的正妻,在手中捧着。
    “唉……我竟然会吃这种醋。”
    商雅揉了揉五官精致的脸颊,虽然她也被秦淮小哥哥这样注视过,但总归……像是多了一个小三。
    不对。
    是一群小三!
    还有一个小情人!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