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五十辆电动车这怎么往欧洲发? 好在意呆利和英吉利以及汉斯以及欧洲其他的超市各下了几百辆的订单,好歹凑合了两千辆。 江宇摇头。 要说有开拓精神的还得是米国人。 威来刚做电动车的时候,米国几大经销商就进货试过水。 虽然销售的算不上火爆,但起码也有可观的盈利。 沃尔马,克罗斯和达乐刷刷就各下了五千辆的订单。 与威来一年百万辆电动车的销售相比,一万五千辆实在是九牛一毛,但也比欧洲这些货两千辆都不到的订单强。 但愿这批商品能成为在欧洲燎原的星星之火,希望明年能给他们带来大额的订单。 手机和电动车订完了,这天也就晌午了,江宇作为东道主在东河最好的东河大饭店宴请了这些老外。 酒足饭饱后,下午又和他们讨论DVD了。 DVD下单还是比较痛快的,这回打头的不是德塞利了。 中午江宇狠狠地灌了这货几杯酒,就是不想让他下午穷搅合。 策略还是起作用的,第一个下单的是达乐,潘妮上手就下了三万台DVD订单。 四百米元一台。 潘妮对威来的产品已经有点迷之自信了,因此威来这几年不管的VCD还是DVD,她都搬到米国去了。 就算没有软件供应的时候她就在米国开售,当然她从华国和本子国进口碟片回去卖。 当影碟机的铺货量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音像公司自然也就下场了。 因此,DVD在米国已经小有规模。 三万台这个数量潘妮认为圣诞节前完全可以消化。 米国这几个采购商也是有攀比心理的,你下了三万,其他两家也不遑多让,也都下了三万台的订单。 仅米国的三家超市就有九万台DVD订单,江宇就把充满希望的目光落在了欧洲圈的采购商。 这次欧洲圈的采购商还没太让他失望,一家一万两万台的。 虽然数量没有达乐它们下的多,但他们超市数量多,大大小小十多家超市,三抓两抓也抓出了二十万的销量。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