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这变异的大肠杆菌,谁知道还能不能重新培养出来! 要知道,基因突变可是不定向的,谁敢保证,下一次还是同样的结果。 又是一个小时,李舟得到了分离纯化的端粒修复酶。 通过离子色谱仪,李舟得到了最新的端粒修复酶分子结构。 李舟看着电脑上显示的端粒修复酶分子结构,黯然伤神。 之前端粒修复酶一只少的那个氨基酸现在有了,可是后面却多了一个小尾巴。 二肽!和之前的端粒修复酶相比较,又多了一个氨基酸。 看来,就连老天也要收大黑的命了。 李舟叹息摇摇头,没说话。 “老板,都到这一步了,您为什么不继续实验呢?要知道之前少了一个氨基酸,虽然对y染色体上的端粒不起作用,但是在x染色体上,却丝毫没有影响。” 唯希的提示,让李舟一愣。 好像……有这种可能。 按道理来说,目前所有的端粒修复酶都是残次品,因为在李舟脑海里的资料上,明确的说明了,研究出来的端粒修复酶是同时作用于x和y染色体端粒上的。 “唯希!我们继续实验!” 李舟将得到的端粒修复酶用注射器汲取少量,然后分别注射到多只雄性蜉蝣体内。 选用蜉蝣这种山里常见的动物,是因为它们的生命只持续24小时,因此,蜉蝣也被称为“一天昆虫”,因为它们的寿命最短。 事实上,成虫雄性的蜉蝣一般只能存活数个小时,最多也只有几天。 蜉蝣的表现,正好符合实验要求,又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得到实验结果。 晚上八点多,一粒米饭未进的李舟没有耐心继续等待了,李舟抓起一只注射了两种端粒修复酶的蜉蝣进行了解剖,然后取少量的组织放到电子显微镜下观察染色体上的端粒在复制的过程中到底有没有得到修复。 李舟之所以给蜉蝣打了两针要打两针,那是因为一个作用于x染色体的端粒修复酶,一个是作用于y染色体的端粒修复酶。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