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罪加一等-《大晋皇族》


    第(3/3)页

    再得知刑部对潘璋的处置之后,楚良之带着好友许宗敬回了鸿胪寺安排的客栈。

    “良之,你快去考试,我好多了。”许宗敬遗憾又难受的劝楚良之去考试。

    他现在这样子,不可能参与接下来的考试了。

    “宗敬,都是我不好,若不是我,你也不会如此。”

    若非他在街上发愣,岂会出现这样的意外。尽管,真正错的乃是潘璋,而且他也受到了惩罚。

    “你若真是心怀愧疚,那就去考试,拿个头名回来,这也不枉我救你。”许宗敬说了一句,旋即又苦笑道:“这也是我的命,大街上那么多的人,偏偏撞上了我们两个...唉,不说了,你快去吧。”

    闻言,楚良之默默点了点头,“宗敬,你放心,我一定全力以赴!”

    下午的第二场考试,考的是算数。

    说实话,很多的士子第一次知道考这种题目的时候有种天塌下来的感觉。

    他们学的是《论语》等百家经文,何曾深究过算数。不少人临时恶补了一番《周髀算经》《九章算术》《缀术》。

    但是并没有什么用处,除了天纵奇才,算数这种东西是长年累月积累下来的。

    不少士子拿到考卷欲哭无泪,这科举考的未免有些‘超纲’了,选拔官吏用得着考算数么。

    另外一些人则认为这算数的三十分乃是拉开差距的考试,目的就是拉开考生与考生之间距离的。

    楚良之拿到考卷,并没有露出苦恼之色。实际上对于认真读书的人来说,只要是朝廷承认的‘经典’文章,他们都所有涉猎阅读。更何况《周髀算经》等文章都是流传已久的经典,个中记载的事情,在日常生活之中也有所涉猎,他怎么可能没看过。

    三十分的大题,分为三小题,一小题十分。

    楚良之深吸了口气,果然,越到后面分值越来越大,考卷也越来越难。

    算数的第一题,楚良之看了一遍,应该是取自《周髀算经》中经典的‘勾股’变形题。

    看到这里,他立马就想起来了文章中商高所说的话;“...故折矩,以后勾广三,股修四,陉隅五......”

    所谓变形题的关键就在于万变不离其宗,只要记得原文的解法,那就可以照葫芦画瓢。

    对于学霸来说,画瓢能画的漂亮。

    对于学渣来说...

    啥?

    啥!

    这都是啥?!

    会者不难,难者不会。

    算数是死题,不存在‘侥幸’的说法,会就是会,不会就是不会,答案对就是对,不对就是不对。

    不像第一场考试写诗,能在规定的范围内让你自由发挥。

    考数学这就更加折磨学渣了,看不懂,啥也不会,连下笔都没法子下笔。

    一时间低低的唉声叹气在各个考场响起。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