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新鲜出炉-《大晋皇族》


    第(3/3)页

    姜承枭打开食盒,里面的汤膳气味飘出,他嘴角一勾,这味道是夫人亲手熬出来的。

    “诸位,这是王后亲手熬的排骨汤,里面放了山参、红枣等物,都是大补的。”

    “谢王后娘娘。”六位尚书纷纷放下手头工作,拱手一礼。

    现在晋室百姓基本上接受了家养的野豪,这玩意不仅浑身上下都能吃,而且不用担心繁殖问题。

    一窝能生好几个,浑身上下都是宝。

    猪头肉、猪耳朵、猪排骨、猪大腿、猪里脊等等等。

    不用姜承枭宣传,汉人基因里面的被动技能自然而然的就触发了,各种吃法都被搬上了餐桌。

    如果说牛要用来耕地舍不得吃,那野豪就不同了,百姓们有能力的几乎家家养一只,反正就和放牛一样,天天放出去觅食,晚上再拉回来关着。

    既能吃肉,又能卖钱。

    本来是军中的肉食,现在也流入了平常的百姓家里。

    六位尚书吃了猪排骨都说好,都说妙,都赞王后手艺无双。

    一时间,紫微殿里面充满了香气,喝汤喝得‘呼啦呼啦’的。

    科举的事情基本上通过了,不日之后便在大朝上公布了这件事情,同时着手让各郡开始甄选士子,待九月至太原参与科举考试。

    由于是六相加上昭王全部同意的,这件事情推行的很顺利,没有那个不长眼的跳出来说三道四的。

    得知这个消息的士子们纷纷目瞪口呆。

    还能有这种操作?

    这科举简直就是‘开创’之举。

    有人高兴,有人难过。

    高兴的是一些出身不好的寒门子弟,他们或是偏远郡县的小家族出身,或是大家族的旁系末枝出身。

    如今有了科举,这就相当于给了一个让他们和世家嫡子竞争的机会,这让他们如何能不激动?

    难过的自然是混吃等死的世家子弟了,他们有的没有真才实学,就等着中正选士,走后门混个官。可是科举一出,这如何能混?

    王诏里面可是说了,要是舞弊贿赂,一经发现,全部一并罚罪,且三代以内不准出仕!

    更关键的是,这次考试是公平竞争,谁家孩子厉害,就录取谁。这也就是说没有所谓的名额分配,如此一来,底下的人谁敢推举一些没有本事的废物进来考试?

    浪费名额倒是其次,到时候某某世家要是一个没考上,那可就让人笑掉大牙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