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四十六章 断肢重生一般顺滑-《医疗黑科技》


    第(2/3)页

    这些人工的运动纤维都可以独立完成与人类肌肉完全相同的仿生动作。

    将数百根人工的仿生运动纤维叠加组合在一起,就成为了人造肌肉。

    而给这些人造肌肉提供动力的,自然是电能。

    不过除了需要电之外,想要驱动这些人造肌肉做出相应的肌肉动作,还需要一样东西。

    那就是傅怡项目组负责的人造神经元!

    傅怡负责的人造神经元部分的研发,其实和她在视觉假体装置项目时的工作差不多。

    只不过视觉假体装置项目中需要破译的是视神经的基因密码,而仿生义肢项目需要破译的是手掌神经组织的基因密码。

    当然了,光靠她自个带着十几个人毫无头绪的进行破译显然是行不通的。

    相关的神经密码还是由陈长安提供,傅怡只需要将其一一与各种仿生动作对应上,然后将神经的运动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就行。

    这样只需要在仿生义肢与人体残肢的连接处,布置几个神经传感器和贴片,收集残肢末端的臂丛神经和运动肌肉释放出的运动信号,将其转化为电信号传导到仿生义肢的人造神经上。

    这么做的话,当失去手臂的患者安装佩戴上仿生义肢后,只要稍微适应一下,想象自己的手臂和手掌还在,脑海中想象什么动作,义肢上的人造神经在接受到信号后,自然就会驱动人造肌肉运动。

    理论上来说,这种驱动方式完全是模拟人的真实反应,手臂和手掌做出的动作,将会和原装手臂完全一样,并且没有任何延迟。

    这样就像是失去的手臂又重新长回来了一样,不会有任何阻碍。

    目前市面上的仿生义肢,都是通过一系列的软件控制程序,来控制义肢进行动作指令。

    以做义肢最出名的奥托博克和奥索公司来说,他们的仿生义肢大概可以做到二三十种不同的手指联动动作,以及八种常用的手势动作。

    比如捏、握、拿、抓等等手指联动,以及OK、1.2.3.4.5等手势。

    但是,他们的这些手势动作和手指联动,都是靠软件编程,在义肢内设定好这些动作的编程指令。

    患者想做什么动作,必须先释放出生物电信号,然后产品的感应贴片收集到信号,再分析和处理信号,最终将其转变成指定动作。

    如果是义肢上没有编写入的动作,那就无法识别出来,更不能做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