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8章 过鸭绿水-《大宋安乐侯》
第(2/3)页
曹傅接到范宇的信,便对着地图看了足有半日的时间。
这里虽然周边数百里都是荒无人烟之地,但是有水源便可使得驻军成为现实。
曹傅想了想,在这个地方修筑一个可以驻扎千余人的堡垒,还是可以的。
以他自己所能调动的人力物力,完全有可能做到。
于是乎,曹傅便埋头于此事当中,少了一些焦躁多了一些隐忍。
此时的大宋朝廷,则是关注于河西诸地的恢复和建立当地的官府。
大宋的国土之中,陡然间多了一块河西路。
多了一路出来,便一下子有了大批的实职空缺。
在这个事情之上,最早进入瓜沙二州为官的张唐卿、杨察、徐绶、苗振、杨谔五人,便一下子成了重点关注对象。
如五人这般肯吃苦有担当,而且出身具为景祐元年的恩科前茅。
这五人在河西路选官的资历上,便无人可及。
并不是他们真的资历够高背景够大,而是河西路在大宋朝中的大多数人看来,乃是边荒之地。
因此,虽然多了一个河西路,却是无人愿意去这等地方为官。
大家宁肯去江南的山沟里当个知县,也不想去那等风沙漫天的地方做个知府。
朝中无人愿去,便使得张唐卿等人更没了竞争对手。
原本五人按功劳和资历,最多就是安排到中府上府去做个知府。
现在可好,一下子有三人便都成了路一级的四品官。
张唐卿因为是状元出身,便成了河西路转运使。而杨察则成了提刑按察使,掌管河西刑名。
徐绶被提升为提举常平使,掌管着一路的经济大权。
而苗振与杨谔两人,也分别为兴庆知府和西平知府。
相对于河西的其余州府,这两处算是河西最富庶的两座府城。
而曹琮则被官家赵祯,就地任为河西路安抚使。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