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哥你回来的正好,我刚把这把亲装好,你试试音看怎么样?” 梁风不会弹吉他自然也就不会调音。 一个不会弹吉他的人做出了一把吉他,这事情听着特别的不协调。 梁凉拿过吉他开始调琴。 品丝找平,弦距八度调整… 这把琴从外观来看还是说得过去的,琴身指板和琴颈的连接算不上优秀但也勉强算合格了。 梁风第一次粘连琴身指板和琴颈,能做到这种程度,已经差点惊掉梁凉下巴了。 上一世他做了好长时间的琴,也不过才是这种水平。 有些人天生适合干某一项事业在梁风的身上又一次得到验证。 一把电吉他手感是很重要的方面,对一些乐手来说还可能是头等大事儿。 这把琴在这方面梁凉感觉也过得去,也算是勉强及格。 关于打品的问题在这把琴上有些瑕疵,按住九品弹奏,会碰到十品发出杂音。 梁凉一边调试一边弹奏,十几分钟后,这把电吉他调试完了。 梁凉对它的评定也就出来了。 这把琴因为他从南方采购了正品的部件,虽然只是国产部件,但也比他上一把琴用的部件正规,这样整把琴的品质比上一把琴的品质有了一个整体的提升。 如果上一把琴和进口琴相比属于人家一千块钱以下的档次,那么这把琴最低也达到外国同类琴一千到一千五百块钱的档次了。 就算如此依然是低档货。 不过老外在这一区间并没有什么产品出现,人家的低档琴在九十年代那也是一千五以上的。 这把琴的成本比上一把高,但也没超过一百五十元,它在琴行里卖五百块钱应该是绰绰有余,但卖二三百块也不是不行。 “以后每把琴你都能做到这个水准就行。” 梁凉对梁风的要求不高。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