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第四百五十+四百五十一章 让安南人成为历史书籍里的一行字迹-《电影世界幕后黑手》


    第(3/3)页

    大厅之上,文武分列左右站立,王轩在一起开始便明确规定过,文武之间互不干涉,而且,整个集团内部,都讲究个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也就是说,兵部的事情,就是兵部说的算,无论大事小事,都严谨其他文官手,而文官内部,税务部的事情也是绝对禁止其他部门的人手其中的。

    王轩这里可不仅仅有六部之分,比如户部,便被他分成了税务部财务部民政部,三个部分。

    工作越是分的细致,责权就越是明晰,各部门之间虽然关联就颇深,也互相都有制衡,最关键的是,少了其他不相干的人指手画脚也确实在办事的时候爽利了很多。

    当然,没人指手画脚之后,权利倒是大了,相应的责任也更大,一旦出了问题,全部都是自己的责任,对这些手下来说,只能是好坏间半吧。

    不过,对于王轩来说便好了许多,所有人在工作中都更加用心,责任到人,若不想被王轩惩处,那就只能用心工作,再加上互相之间,监督的部门多了,想动手脚都是男之又男。

    当然,完全杜绝也是不可能的,王轩也没想过,水至清则无鱼嘛。

    “主上到。”随着一声喊,王轩从后堂走了上来,现在摊子越来越大,不得不走点形式主义的东西了。

    “见过主上。”众人一起行礼。

    “行了。”王轩挥挥手,手拿一个木棍,指着一旁的巨大地图直接说道“大家看这里。”

    所有人目光看向木棍尖端处,那里正是南越,或者叫后黎朝,也叫安南。

    一时间,众人心里都忍不住一动,很多人已经有些隐隐明白王轩的意思了,只是,一时间有些不敢相信。

    安南,自古就是华夏的领土,安南得名于唐代的安南都护府。自公元前3世纪的秦朝开始成为华夏领土,至五代十国时吴权割据安南脱离南汉,逐渐独立,此后越南长期作为华夏的藩属国存在。

    1406年,明成祖朱棣派张辅率军深入安南,至1407年,大获全胜,消灭了纂位的安南胡氏政权即胡朝,得府州十五人民三百十二万。

    此后,安南便叛不断,每次都需要张辅亲自镇压,但是张辅一走便会在此叛,永乐十六年,安南人黎利率众造反后,明军屡战屡败,任凭明朝如何派出援军,都无法扭转安南境内的局势,宣德二年,在统治安南22年后,明宣宗做出决定,从安南撤军。

    1431年农历正月五日,黎利接受明朝册封,安南从此扰边不绝。

    安南仗着山川地利,时常如猴子一般蹿出来侵扰各地,广东,广西深受其害,动辄屠村,抢劫财物,时常有攻略县城之举,已经是一大害了。

    每年因安南人入侵而死的汉人,不下千人。

    奈何,大明虽然征服过安南但统治一直不稳固,空耗钱粮,此后,朝堂之上便一致认为,打安南,弊大于利,宁可在边疆地带布防,也坚决禁止进攻,便是因为,打了也没法统治。

    其实,纵观世界历史,侵略者能统治占领地一时,但是不可能统治一世,早早晚晚还是要退出去的。

    当然,也有两个例外,一是北美洲,一是澳洲。

    那为何这两地是例外情况那,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便是杀光了当地的土着民族。

    子曾经曰过,“把不同意的人杀光,那么剩下的便都是同意的了。”

    对于王轩这种特别尊敬子的人,自然要把他的话奉为金科玉律了。

    “我准备出兵这里”王轩轻轻用木棍敲击在地图上,发出砰砰的声音。

    对外征战这种事情,按照王轩的规矩,文官是没有发言权的,而武将之中,更不会有人反对王轩的意思。

    现在,他是彻底的专断独行。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手里没有什么能人,最多的就是那种阿谀奉承之辈,比如严学真之流看着一群手下,王轩不禁陷入沉思,为特么什么我手下都是这种人那

    都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话,看起来不大准确啊

    知道最后,还是新城的县长方景天说了一句,“主上,这安南不好打啊,这就是个泥潭,一旦陷进去就拔不出来,那些安南人前脚投降,后脚叛,都是无信之人。”

    王轩嘴角挂起一丝冷笑,“只要让安南没有安南人,那便不怕叛了”

    王轩说的轻描淡写,一时间让人反应不过来,等大家想明白的时候,才忽然惊醒,王轩话里喊着的杀气。

    “这,这,这,安南可有人口三百多万”方景天双眼瞪大,一副不敢置信的样子。

    王轩深深地看了一眼在场所有人,语气冷淡地说道“那都是以讹传讹,安南只有民三十万,正好,开发小琉球需要大量奴隶,另外,福建这边的矿山也需要奴隶,未来,还要建设广东,都是需要大批劳动力的,就以安南人冲之吧。”

    “既然他们不愿意服从王化,那就不用他们了”

    随着王轩的一番话,屋内所有人感觉一股血腥气飘在鼻尖,任谁都能看出王轩的杀气有多重。

    他们这位主上可不是那些儒家之人,讲究个王化,讲就个天朝上国气度,对于大明之人,王轩都很少讲究什么仁义,更何况是异族了。

    “这次行动,出兵三万人,全部走海陆直升龙府,务必一战灭之,记住,是灭之,我不需要任何活口。”

    “这一战,我要让安南人偿还这200多年,在我大明犯下的所有血债,让这些蛮夷知道,什么叫威严”

    “这一战之后,安南人再也没有造反的机会了,就让他么你成为历史书籍里的一行字迹吧。”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