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王轩看重了黄淳梁,此人出身于中医世家,1935年生人,叶问的徒弟,李小龙师兄。 从小跟随舅父学习太极,后在学校修习西洋拳击,18岁时,听闻有个叶问的宗师在香港开武馆,便有意上门讨教。 连挑两名武馆学徒,并且言语不敬,最后叶问出手将其制服。 随后黄淳梁拜服叶问,在武馆学拳,其从20岁到24岁之间踢馆过百次,最后一次言语激怒一位不愿出手名宿之后将人右眼打瞎,此后幡然悔悟,从此封拳。 当然,这王轩看来,绝对惹了大事之后被逼无奈,才封拳的。 毕竟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此人就是好斗罢了,当然,也可能是叶问纵容有关,毕竟那个年代,咏春想在江湖上闯出名号肯定不能只靠嘴皮子不是。 其人是叶问门徒,难道到处挑战叶问本人还能不知道!? 踢馆百次之后估计是威风已经够了,又结仇不少,这才顺水推舟从此封拳。 当然,这些早年的事跟王轩无关,只要知道此人是个实战派的专家,有真功夫就够了。 黄淳梁28岁之后就在叶问的支持下开设武馆,至今以有30年历史了,现在已经不收徒了,武馆的教授都是他的徒弟们了。 不过,这都无所谓,既然是开馆的,那只要王轩钱给的足,即便让黄淳梁亲自来教也没什么,毕竟身份地位不同,随便让个徒弟过来,那是再打他王某人的脸了。 除非他们不想在香港混下去了,毕竟功夫再高一枪撂倒。 “黄师傅,里面请,劳烦您老跑一趟,真是不好意思。”王轩与老人握了握手,客气地将人让了进去。 58的黄淳梁依旧体格健硕,就是单单握手,王轩就能感觉出来对方的手上满是老茧,虽然对方并未用力,但王轩依旧能感觉的出来一种刚硬的感觉。 “王先生客气了。” 两人落座之后,稍稍寒暄,王轩便道出请对方的来意。 黄淳梁稍稍沉思了便叹了口气道“现在愿意学武的少了,拳练的再好,一枪下去照样玩完,再这么下去,功夫就要失传了。” “既然王先生想学,我自然不会藏私,但有些话我也要说明,王先生毕竟年纪大了,学学拳强身健体还可以,练出什么名堂却没可能了。” 其实这话都说的婉转了,黄淳梁可不觉得王轩这个身份地位会用功练拳,要知道练拳可是很苦的,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不说,还要讲究个‘一天不练手脚慢,两天不练丢一半,三天不练门外汉,四天不练瞪眼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