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3章 不同之处-《娱乐小白进化史》


    第(2/3)页

    “对赌协议。”

    前世关于院线通过对赌协议坑人的最经典例子?    就是徐铁铮的《囧妈》了。

    逼着徐铁铮脸都不要了,将电影进行提档?    结果惹了众怒。再加上疫情影响,差点没将徐铁铮给打落谷底。

    以电影的制作、发行、上映的流程来讲?    对赌协议是完全不合理的。

    因为这是整个电影行业的问题?    你院线方不能一下子把自己摘出来,把别人往悬崖边上逼。

    没有哪个导演、制作公司敢保证,自己的作品一定能超过二十四亿的票房。

    难道达不到这个数字,导演和制作公司就要赔的倾家荡产?

    可偏偏未来的中国娱乐文化行业?    这样的对赌协议层出不穷。除了让大资本吃的盆满钵满之外?    也把整个行业都弄的乌烟瘴气。

    最终影响到的,还是娱乐文化产品的质量,让观众们买单。

    可以想象,如果没有对赌协议在后面逼着,张易山版的《鹿鼎记》绝对不会拍成那个德行。

    对于未来的乱象?    除了肖浅,没有人能够看得清。

    他和韩四平探讨过?    对方也很认同他的理念。双方一拍即合,打算借着这次的会议时机?    要给整个电影行业立规矩。

    至于说入股和控股其他的院线公司,就是为了争夺话语权。

    当全国的院线系统都掌控在中影和东影旗下的时候?    没有人可以玩出妖蛾子。

    “目前在院线这一块?    只有我们东影和中影做的最正规?    也愿意投入,进行电影院的技术升级改造。其他的院线公司,即使是愿意去做,也没有资本。而且电影市场马上对外资开放了,届时必然会有外来资本选择合作对象。一旦让这些院线公司和港澳台的资本结合起来,那真的就尾大不掉了。”

    李建国明显不太认同肖浅的观点。

    “港台的电影行业远比我们要专业和先进的多,和港台的电影同行合作,我们也可以汲取到先进的经验啊。”

    肖浅痛心疾首。

    “老爸,你不要被外面的舆论给骗了。港台有什么先进的影视制作和运行的经验?现在整个华语区最先进、最雄厚的力量在我们自己的手中,港台只能也必须在我们的范畴内运行。”

    光说是不行的,肖浅还有充足的论据和资料。

    当这些东西全都摆放在李建国的面前时,这位中国文化领域的掌门人才第一次意识到,国内的娱乐文化产业已经发展到了什么程度。

    “以前港台的所谓先机只不过仗着开放的优势,走在了内地的前面。但是这些年来,我们在行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已经全面超过了港台。接下来要做的,就是不停吸收港台的优秀人才,使之渐渐和内地的行业融合为一个整体。这个时候去追捧港台资本和同行,等于是将我们前期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优势全都毁了。”

    前世与香港的《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实行后,香港电影行业开始了大举进军内地的热潮。

    那段时间,整个娱乐文化产业里都充斥着港资、港人的身影。虽然带来了表面的繁华,但是也带来了更多的糟粕。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