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四章 吃了黄连还要说很甜-《大唐:八岁大将军》


    第(3/3)页

    若是同意,李隆基自会按之前承诺的来。

    反正是群臣之女,不是他大唐皇帝之女,不算和亲,也不算大唐示弱害怕于吐蕃与突厥。

    更不失大唐颜面。

    若是不同意,那更是这些大臣的事了。

    而群臣闻言,脸都绿了。

    谁敢保证吐蕃与突厥十年内,不兵犯大唐?

    而且将自己的儿女送去和亲,岂不是送入火坑?

    还得日日担忧,夷三族?

    当即,群臣连忙开口道,

    “陛下,臣再三思虑,和亲只能有损我大唐威严,所以臣不同意和亲。”

    “陛下,王大人所言极是,我大唐岂能与番邦和亲,若是他们敢兵犯大唐,臣请令上前线与他们死战!”

    “陛下,我大唐岂能弱了大唐风骨,突厥与吐蕃想要和亲,他们也配?!”

    “陛下,臣等附议,不同意和亲。”

    现在的群臣不管那么多了,比起送女入火坑,夷三族之罪。

    他们宁愿披甲上阵,死战突厥与吐蕃。

    因为这样,死也只死他一人,保全家族,落得个精忠卫国的美名。

    见群臣翻脸如翻书,李隆基也咋舌不已。

    果然全被李易那小子言中。

    只要涉及自己生死利益,这些大臣比谁都激动。

    皇家的公主在他们眼里,如同陌人。

    李隆基没有当场拍定,而是转眸看向李林甫四人,幽幽的问道,“尔等四人又是如何想的?”

    李林甫四人,被这么单独一问。

    大哭的心都有了。

    要是赞同,就彻底与群臣站到了对立面。

    那些亲近自己的大臣们,内心也会怨恨他们。

    此时的他们,就好比吃了黄连,却要说很甜。

    憋的脸色涨红青白相加,同时言道,“臣等仔细思虑一番,这和亲之事,还真是有些不妥。”

    “唉,你们啊,朕一片好意,你们却如此言明,朕失望之极。”

    李隆基摇头叹气,紧接着说道,“既然群臣都反对,那么和亲之事就此作罢。”

    “至于如何像吐蕃与突厥说明,就依靠尔等四人了。”

    “臣等遵旨。”

    群臣送口气,而李林甫四人,则是气得胡须直颤,表面还要带感激之色,着实堵心。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