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纷争的起点-《乱世巨枭》
第(3/3)页
可现在看来,萧九的这条路虽然有些显得离经叛道,可民心向背一目了然。
当然,现在的权力构架或多或少都会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就是萧九手下官员文化水平普遍不高,甚至还有很多粗俗的市井之辈。
虽然经过短时间的发展,萧九也逐渐吸纳了一些像周进这样有真才实学的人,可终究是太少了。
但李立听到萧九在陵水县和羊城郡都有开办的学校时,又有些眼前一亮。
这是他之前不曾得知的,特别是当听到学堂的学子不用父母掏一分钱就可以让孩子读书识字之后,李立心中充满震惊。
直到此时,李立才开始真正正眼审视自己这个女婿。
或许是之前被萧九的种种身份迷惑了双眼,李立一直带着有色眼镜区别看待。
如今的天下已经出现乱起来的征兆,像萧九这样的人或许可以活得更好。
等三人酒喝的差不多了,萧九亲自搀扶着李立回房休息,看着一旁趴在自己身上的老人,萧九心情有些复杂。
倒不是说李立这个岳丈怎样,主要还是李立从京都内带来的那个孩子。
在家宴席间,谈及天下大势自然免不了说起这个太子。
其实对于这个太子,萧九没有太多的想法,他毕竟前世是生活在一个自由的新世纪。
对于封建社会的那一套,萧九内心之中其实是排斥的,所以这个代表着大夏皇室正统的太子在他心中并没有像别人那样崇高的地位。
按照他的想法,既然现在京都被起义军攻占,大夏已经亡国了,他这个前朝太子身份倒不如就此隐藏下来,想普通人一样过完一生也不失为一件好事。
可李立自认为是大夏的朝臣,对于大夏始终还抱有深厚的感情。
在他心里,皇帝秦钰死后,自然是由太子继承大统,哪怕京都已经沦陷他这个老臣也要光复大夏。
毕竟像李立这样的文人,很在乎自己在史书中的形象。
除了这姑婿二人之外,大舅哥李诣倒是赞同萧九的想法,只是碍于父亲的权威没有说出。
在李诣心里,既然大夏已经亡国,他们没必要抱着一棵死树浇水。
按照眼下的局势发展下去,各地军阀都会陆续划地为王经历一番乱战,还不如乘此时机另寻贤明者开国立朝。
况且他们李家父子在京都虽然没有太多实权,可在青州这片祖荫之地还是具有很大的影响力的。
现在萧九手里有地、有兵、有粮,为什么不能问鼎天下?
父子姑婿三人每个人都心思各异,可眼下要做的还是先安顿下来。
萧九不敢忤逆岳丈的意思,一直对太子好生供养,可暗自却将其身份隐藏起来秘而不宣。
现在的萧九还没有足够的实力逐鹿中原,能做的就是屯粮聚兵,谋图发展。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