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9 第一批蘑菇上市-《奶爸的灭世系统》
            
            
            
                
    第(3/3)页
    而且他打通各家超市销路时,也是预先交过进场费的,不从钟衍身上拔毛,估计他连进场费都回不了本。
    四百六十斤的平菇,总共换来了八百二十八块人民币。
    扣去买甘蔗渣、豆粕、秸秆、石膏、石灰、种料袋、多菌灵、定制蘑菇包装袋、电费等等成本,钟衍的毛利在五百一十块钱左右。
    也就是说,他辛苦了这么多天,最终的利润是五百一十块。
    按照蘑菇的生长速度,把握好催化速度,明天早上应该还能再收一轮——不管明天能收获多少东西,反正今天已经把成本全部扣除了。
    明天的收获,都属于纯粹的利润。
    总体来说,当初主动帮李铭出头是个不错的选择。
    至少钟衍第二次去农科站,他“无意间碰到”李教授时,对方会主动跟他打招呼。
    闲聊时李教授听说钟衍找了好几个渠道销售商,一个愿意收货都没有,随即向他推荐了张盛红。
    同时问他有没有兴趣种植金针菇、杏鲍菇、白蘑、野山菇、茶树菇、竹荪、猴头菇之类的食用菌?
    李教授的一番话,顿时惊醒梦中人。
    钟衍为什么要种平菇?
    因为平菇便于管理,技术含量低,市场需求量大,适合一人操持维护。
    但是它的缺点,也是有目共睹。
    技术含量太他妈低了,是个人就能仿制。
    想增加两毛一斤的售价,得求爷爷告奶奶才行。
    细细说起来,平菇哪有种竹荪、茶树菇、猴头菇、白蘑之类的食用菌附加值高?
    这几种蘑菇都有一个优势,那就是新鲜的能卖,卖不完干制之后照样能卖。
    平菇就算能制成干,它也买不起价!
    钟衍能够控制真菌的生长速度,种植那些可干制的食用菌,简直不要太轻松。
    现在种平菇,简直是大材小用到了极点。
    只有学会差异化经营,才能在竞争浪潮中脱颖而出。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