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再议征辽事-《隋末我为王之白甲起辽东》
第(2/3)页
“陛下,柳城郡太守邓暠遣使者送来近几个月的边情,北方契丹隐然有与高句丽联合之势。”自从将柳城郡一分为二之后,邓暠所领的柳城新郡主要战略方向成为防备北方的契丹,和高句丽并不接壤。
说话的是虞世基。
“陛下,契丹虽然力弱,但是盛产马匹,也算是东北边境的一大势力,不可小觑啊。尤其是陛下有意征辽之际,更不能让其威胁大军侧翼。”宇文述也继续开口道。
隋炀帝微一沉吟,道:“那邓暠想做什么?”
“陛下,邓太守在文书中说,希望朝廷能厚遇契丹诸酋长,不仅可以消除契丹之患,陛下东征高句丽时,契丹诸酋长还可以引兵随征。”
“陛下,臣倒认为契丹狼子野心,首鼠两端,不可轻笑。朝廷每年对契丹诸部上次巨万,可前两次随征,皆名大于实,对战局没有丝毫帮助。这么多财物,与其赏给这些外族人,倒不如赏给作战勇敢的将士们,将士们深感陛下大恩,岂能在战场上后退!”苏威毕竟老臣持重,再加上他一向对契丹,奚族等部落反感,所以对柳暠的建议不置可否。
黄门侍郎裴炬是诸大臣中最通晓少数民族事务的大臣,突厥的一分为二便与他有极大地关系。他也站出来道:“陛下,苏大人说的是,契丹与突厥不同,其势力虽小,然比突厥还要为祸更重,臣也认为之前赏赐不久,契丹贵族如今再求赏赐,朝廷不理会便是,若让他们觉得赏赐易得,于长远的国策不利。”
这些草原上的部落就像是喂不饱的饿狼,他们接受朝廷的节度,遣使朝贡,求取朝廷的巨额赏赐。可是,从没有一次能够遵守约定,不侵扰边境。突厥也好,契丹也罢,以至于高句丽也好,都是借着臣服的幌子,来为自己侵扰边境的行为背书。
他们也摸清了中原王朝的脾气,他们平日里侵扰无端,等到朝廷准备讨伐,又摆出一副臣服的姿态,送几样供物,便能消弭兵灾。可中原王朝一旦势弱,他们又会冲上去,狠狠的咬上一口。
“陛下,臣这里也有一封边郡奏章,也是谈的有关契丹事,却与邓太守相异。”说话的是右翊卫大将军来护儿。
来护儿在平定杨玄感之乱中,出力甚巨,深得隋炀帝喜爱,对他的恩重比之前更隆,俨然有超过宇文述之势。
“哦?说说!”隋炀帝也觉得好奇。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