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伍长。” “嗯?” “京观为什么叫‘京观’呀?” “嗯……因为要搭起来,给京城的陛下看的吧。” “可是唐州离倭岛这么远,陛下在宫里看得见吗?” “……那是因为你的京观垒得不够高,杀的人不够多!再加把劲!” “哦。” 倭岛某个不为人知的角落,某场不为人知的遭遇战之后。 明军战士将一个倭兵的脑袋砍下,郑重地堆放在一起。 “把它们都迭起来,真的能让唐州的陛下看见吗?” 士兵下意识地挠挠头,可是并没有抓到头皮,抓到的只是冰冷的头盔。 放眼四望,战场上横七竖八的,躺满了无头的倭人尸体。 虽然此战杀的倭人挺多的。 可是要搭起一座隔着大海都能望见的高塔,可能有亿点难度。 士兵怀疑自己被伍长忽悠了,可是他没有证据。 “唉,继续杀吧。” 他有些消沉,遗憾神皇陛下没法亲眼目睹他在前线取得的战果。 一边手起刀落,再次砍下一枚倭人的脑袋,郑重其事地堆在一起。 倭军的头颅已经堆积成了一座小山。 “斩首三千五百七十二,俘虏一千零五十人。” 军队的主簿面无表情地逐一点数: “有漏的吗?没有?没有就把尸体都烧了。” 战士立刻提出异议: “哎哎哎,我们好不容易堆起来京观的,烧了怎么让京城的陛下观见呢?” 主簿像看弱智一样看着他,同情地拍了拍他的肩膀。 “不提前把这些垃圾清了,一会儿后勤的大爷怎么挖沟?你想被他们指着鼻子喷吗?” 小兵蔫儿了。 他只是一个小兵,可惹不起薛万彻尚书手下的那群大爷…… “放心吧,陛下会知道你的武勇的。” “真的吗?” “真的,我会替你记一笔的。” 主簿像哄小孩一样调戏着这位大愣子,总算把他哄了回去。 与此同时,其余士兵正在忙着清理战场。 清理战场是胜利方的特权,一般包括收敛己方阵亡将士尸体、搜剿战利品、处理敌军尸体这几个步骤。 然而,碰上倭军,这个步骤就有所简化了。 一是己方没死多少人,或者更具体一点,压根就没死人。 倭人的竹枪根本破不了明军的防。 二是倭人也爆不出什么金币。 这群穷得叮当响的帝国主义分子,什么装备钱财都没有,连一身肉都又瘦又酸,属实是没有一点可利用价值。 所以,清扫战场就快进到了处置敌人尸体这一环节。 具体怎么做也不复杂。 点完人头数以后,挖个坑,一把火烧了了事。 “快点!别磨磨蹭蹭的!挖深点!” 明军挥舞着鞭子,无情地抽打在倭军战俘的背上。 “是!是!”战前还嚣张跋扈的倭兵,在被大明铁拳正义暴击以后,一个个都恭顺得像狗一样,让他们干什么就干什么,甚至还学会了说人话。 这一千多俘虏老老实实地挖了一个大坑,将被击毙的同类碎片收集起来,堆积在坑里,浇上桐油点燃,烧成一抔白灰。 清理战场的时间往往比战斗本身花费得更多。 在清理完毕、将俘虏带回战俘营以后,便该轮到民夫出场了。 在工头的指导下,他们沿着地势,迅速挖掘一条沟渠,将海水引入陆地。 再以那条沟渠为干流,让咸涩的海水漫灌到沿岸的田地上去。 至于海拔更高、地形更陡峭的山地田野,则动用水车、牛马、人形牛马等力量,将海水大量运上高地,再倾泻在田地里。 由大明来的工人监督,新罗百济等地的民夫出力,军队协助。 一副军民鱼水、民族团结、其乐融融的劳动景象,如果不考虑这毁田灭地的本质的话。 ………… 这样的情景,发生在倭岛的各个角落。 由于倭国半中央集权、半地方部落的散装国家体制,在都城被焚、高层被斩首、天皇下落不明以后。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