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他就是一个么得感情的马屁机器,不用过脑子就是一串吉祥话,手里的活儿一刻不停。 说明他其实和老同事房玄龄一样,对两韩之地那片儿的动向并不太感兴趣。 “陛下……”房玄龄疲倦地揉了揉眼睛。 他觉得自己有必要提醒一下得意忘形的领导。 “如果韩人真决定做些大事——比如纳土归降——根据一般流程,他们的国王应该会先派出一名身份尊贵的使者,口头上先和我们通个气的。” 李明歪着脖子回忆了一会儿: “使者……好像是有的。 “是个老头,叫什么‘扶余比干’好像,自称是百济国的‘平成大佐’……” 房玄龄几乎把手里的文书丢了出去,一个猛子就站了起来,声音十分激动: “那是他们的‘内臣佐平’,名叫‘扶余比流’! “是百济国王心腹中的心腹,重臣中的重臣! “他在献上国书之前,难道什么都没有和陛下说吗?!” 李明挠了挠头: “哦,我那时候刚好有事要忙,所以让他去隔壁的旅店等通知去了。” 房玄龄和长孙无忌:“……” 闹了半天,最看不起百济和新罗那点破事儿的,原来是李明陛下自己啊…… “哦哦哦,下面还有。” 李明翻到国书的最底下,念了起来。 “「我等韩夷仰慕中华已久……今天赐良机…… “「百济、新罗两国,愿归化华夏,成为大明的州县…… “「此乃万千韩人的悲愿,恳请陛下恩准」……” 李明的表情终于严肃起来了。 他挠着头皮,喃喃道: “‘归化’,不是‘归附’,他们已经不满足于当藩属了,要当大明的正式州县了…… “啊这,他们玩儿真的啊?我还以为只是写封感谢信,拍拍我马屁而已……” 另边厢,房玄龄和长孙无忌早就兴奋起来了。 两人起身,整衣冠,向李明陛下长长一拜: “恭喜陛下!” 这就不是单纯地在恭维了。 虽然半岛南端那点事情,对坐镇唐州的诸君来说,不过是茶壶里的风暴。 然而如果能将整个茶壶都毫无代价地端回家里,那他们肯定是高兴的。 开疆拓土耶! 白送的土地和人口耶! 谁不喜欢? 然而冷淡的两位首相来了兴致,皇帝本人却消沉了下去。 “哦,嘶……” 李明挠了挠头,表情似乎有些苦恼。 明明刚才读着韩人的彩虹屁时,还很乐呵的呢。 长孙无忌有些疑惑的问道: “陛下难道是怕韩人有诈,这是诈降?” “那倒不至于,他们既没这个胆子,也没这个必要。”李明当即否定了国舅的猜想。 随着大明对两韩的经(操)贸(控)越来越深,那边的情报对这边基本上就是单向透明了。 如果韩人要搞事,在这个点子出泗沘王宫之前,李明就已经知道了。 “只是没想到,他们居然背着我整了个大的,自说自话要并入我大明了…… “哦不对,那个负责两韩谍报的最大细作,刚被我支到衙门外面等通知来着……” 李明拍了拍脑门。 是因为裴行俭打倭人打得太猛了,直接把围观的韩人给吓到跪了? 还是因为裴行俭把倭军俘虏一个不留全都砍了,把韩人感动到跪了? 总之,都怪裴行俭! 看着李明抓耳挠腮的样子,房玄龄有所猜测: “陛下似乎不愿意接纳二韩归顺?” 李明没有点头,但也没有摇头。 “怎么说呢……塞翁失马,凡事都有利弊……” 白送钱都这么拧巴,看来是真的不太想要了。 “为什么呢?” 长孙无忌是真的不解了。 忆往昔,某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隋炀帝死磕一个高句丽,打生打死,耗费巨资无果而终,还间接导致隋朝二世而亡。 而现在,韩人二国主动献土,李明陛下居然还不要了! 杨广同学如果泉下有知,那可不得气得跳起来! 装逼也不是这么装的吧! 房玄龄有所猜测: “莫非……陛下是担心国土过于辽阔,韩人又难以管束?” “此话有理。”长孙无忌也点头附和。 国家这么大,治理起来很是不轻松。 毕竟在古代,交通基本靠走、通讯基本靠吼、交流感情基本靠手(指动笔写信)。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