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你勿再耽搁了,速速南下前往蒲州,巩固城防,顺便把那两个蠢货劝回去!” “可是陛下……” “按朕说的做!就算国灭了也是朕的责任!” 话都说到了这份上,李世绩还能说什么? 他只能熨平抽搐的眼皮,恭顺地说一句: “遵令。” ………… 虽然心中有一万个槽点,但是李世绩对陛下的命令可不敢怠慢。 他率队星夜兼程,比预定提前两日抵达了蒲州城。 当大军开到时,蒲州刺史吓了一跳。 “大总管怎么来了?难道,北方的贼寇……” “无事,北方的战事一切顺利,敌军被驱逐进了太行山。”李世绩答道。 “天佑大唐……”刺史松了一口气,接着又疑惑地问: “那总管为何南下……” 不是应该乘胜追击吗? 唉……李世绩无声吐了口浊气,公事公办地回答: “根据情报,敌军增援将从大河进入汾河,朔流而上,与李靖部夹击我军。 “所以,陛下遣在下前来巩固城防与河防。” 啊?李明要打蒲州? 刺史也是满脑子问号。 但上头这么做一定有其道理。 一文一武两位顶级打工人不敢怠慢,虽然不理解圣意,但还是忠实地执行了李世民陛下的命令。 勤勤恳恳地巩固蒲州及周边的防御,修补防线上的各个漏洞。 但是陛下的一条政令,让两位老哥犯了难。 “铁索横江,封锁汾河……大总管,您看这……” 刺史十分为难。 “有什么问题吗?”李世绩问。 刺史叹气道: “您也知道,蒲州是汾河汇入大河的地方,乃是交通枢纽,往来客商极多。 “铁索这么一横,是否能挡住贼寇不好说,但我们自己的商船是肯定会被阻挡的。 “更何况……” “更何况汾河河运,也是我军后勤的重要通道之一。”李世绩替他把下半句也给补上。 后勤已经很困难了,还要把自家的后勤线路也给切断。 这恐怕就是陛下在神志不清的时候,所出的昏招吧。 “那,我们……怎么办呀?”刺史试探着问道。 他可能得抗旨,但是让他抗旨不大可能。 李世绩自然知道这老油条的心思,道: “陛下其实也没有说得很明确,只是举例时,随口提到了铁索……” “大总管没记错吗?确定陛下是这么说的?”刺史双眼直勾勾地盯着李世绩。 李世绩眉头一挑,摇头: “或许是我记错了吧。” 两个打工仔一拍即合,愉快地忽略了这个命令,放任河道上船来船往,穿梭如常。 ………… 在做完一切准备后,蒲州的众人便像程咬金老哥那样,开始了望穿秋水的等待。 只是相比起高度不确定的李明,更有可能造访蒲州的,是从长安“北狩”出逃而来的李承乾、李治二位。 对于面见润出长安的那两位上司,李世绩不是很期待。 “劝皇帝和皇储回长安……他们能听我的话么?万一出了什么事,这责任我如何担当得起? “可是这是太上皇亲口交代的大事,不可能打个马虎眼糊弄过去……” 李世绩感觉自己就像一块夹心饼干,一根筋变成两头堵了。 在左右为难之际,很快宦官来报: “皇帝陛下圣驾将要经过蒲州,请做好候驾接驾的准备。” 陛下这么快就来了? 李世绩立刻登上城楼,望向河面。 在黄河与汾河交汇的地方,确实有一支船队,正在向这里缓缓驶来。 船队所到之处,其他船只纷纷避让,不敢造次。 那应该就是陛下所乘的龙船了。 “嘶……龙船后面跟着的是啥?”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