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接下来的几天里,李世民陛下完全不理军事政事,整日就躺在卧榻上呼呼大睡。 就像科举结束以后,放飞自我的上榜考生一样。 最难的那一步已经完成,顺利把明军给赶进了包围圈,剩下的活儿也用不着他来操心了。 残局是很无聊的,无非是按部就班地把明军驱赶进泗水里而已。 所以一开始还兴意盎然的李世民,立刻感到索然无味,把收拾残局的苦活脏话都丢给了李世绩他们。 至于他自己,说好听点叫做养精蓄锐,为下一次的大战积蓄能量。 说直白一点,就是摸鱼,除了睁开眼吃饭就是闭上眼睡觉。 中了风疾的老年人,每日作息是这样的,像极了淘气的孩童,返璞归真了一样—— 对除了自己感兴趣的话题,也就是烧脑的大战略以外,对其他可以预见未来的无聊事物,一概不闻不问。 而这个“可以预见”的“无聊”事物,不过是一件按部就班的小事而已—— 把编制完整的二十余万明军,消灭在泗水滩头。 “嘶……” 李世绩和程知节等将领,都对这个任务感到头皮发麻。 对陛下来说简单得无聊,但对具体执行的他们来说,就有亿些棘手了。 “应该全力一击!”李世绩认为。 “应该徐徐图之!”程知节坚持。 到最后,还是李世绩以大总管的名号,力压一众反对者,决定了全面进攻的方案。 但是,李世绩也不是刚愎自用的一个人,他同时吸纳了程知节等人意见的长处。 先对明军的后勤等薄弱处进行了骚扰,再对其防线的边缘进行了几次试探性的进攻。 结果非常让人满意。 明军就像被钓上岸的大鱼,虽然一戳一蹦哒,但是每次蹦跶的力度都越来越弱,眼看着就要断气了。 “夜长梦多,我决定明日对敌人发起总攻,谁赞成,谁反对?” 临战前,李世绩最后一次与其他将军磋商。 这次,没有人提出反对意见。 大家都觉得,应该毕其功于一役了。 统一思想了以后,李世绩终于松了口气,恭恭敬敬地望向上首: “太上皇陛下,尊意如何?” 李世民兴趣缺缺地睁开半个眼睛,随意地挥了挥手。 “朕替你们铺路铺到这地步,怎么打到现在还没有把他们彻底击败? “这种小事不必再请示朕,你们自己看着办,把他们全部歼灭了再来通知朕一声。” 这是明摆着不把对面当成敌手了。 李世绩和程咬金、郭孝恪等人面面相觑。 看来,陛下是等着全歼敌人的好消息,都等得有些不耐烦了。 事到如今,还有什么好说的? “谨遵君令。” 众人一齐领命,齐齐退下。 就等着明天天亮发起最后一波总攻,将敌人的二十万大军尽数消灭,便能给这次一波三折的战役画上一个还算圆满的句号了。 ………… 待将军们陆续退出军帐,李世民立刻睁开了双眼,有些嫌弃地叹了一口气: “唉……那些将军一个个的,比高祖皇帝还要优柔寡断。尤其是程知节。 “过了十几年安稳日子,让他们的感官都钝化了么? “也就李世绩还算有点军人的样子。只是他作战的心理包袱太重了,有点瞻前顾后,动作变形。” 能把对明军的歼灭战拖到今天,让李世民都等得有些不耐烦了。 对面就算再怎么做困兽斗,但人是铁饭是钢。 失去了补给给养,又被四面围困包了饺子,明军还能有什么战斗力? 更何况,兵力是五十万对二十万,优势在我! 五十万大军骑脸怎么输? “要是朕再年轻几年……不,只要朕没有得这个劳什子的病,这场仗早特么打完了,李靖那老小子早就被朕扔进海里了!” 天策上将聊发少年狂,大发“一代不如一代”的感慨。 “罢了罢了,最后能顺利结束,总归是一件好事。” 吐槽吐了许久,他总算平静了下来。 没有瘫痪的左半边嘴角勾了起来,露出一个纯真的笑容。 “幸好,李靖也老朽了啊,远远不是我的对手。我还中了风的呢,哈哈哈~ “我之前是不是有点过于忌惮他了?就他表现出来的这点能力,实在不配我这么针对他……” 李世民笑着笑着,不禁伤感地叹了一口气: “唉,我们这一辈人都老了啊……” 他笨拙地提笔沾墨,用左手歪歪扭扭地写着圣旨。 “此次击破明军以后,不可为难俘虏。士兵就地遣散。 “薛仁贵、苏定方是可造之材,不可让他们的才能白白埋没,可以吸收入我军。 “侯君集、李道宗和薛万彻是三个糊涂蛋,站位都不会站,去牢里蹲上一个月清醒清醒,后续如何发落看他们的表现。 “至于李靖……他也老大不小,一把岁数了,就让他安度晚年吧。” 写着写着,李世民脸上的笑意愈浓。 “李明啊李明,还是你阿爷比你更技高一筹吧?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