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连续经过了几个不眠之夜,昨天又连续指挥砍杀了一整天,他实在太累了。 苏定方:“……好好休息吧。” 他将老战友驮上了马背,便收拢薛仁贵的军队,和自己所率的先锋部队混编,继续向前警戒行进。 在他们的身后,李靖所率领的主力部队跟上,井然有序地通过了唐军驻防区和黄河之间的狭窄通道。 这条将士们用生命撑起的走廊,忠实地履行着自己的职责,让整支明军部队有惊无险地脱离了战场。 他们并没有在这里停留太久。 因为在他们的身后,李世绩的追兵正在紧追不舍。 ………… 就在明军从汴州撤离以后,追击而至的唐军迅速填补了这里的空缺。 李世绩的主力部队也终于和李世民陛下的部队合兵一处。 “陛下……” 李世绩单膝跪在龙辇之前。 马车里,传出李世民嗔怪的声音: “你让李靖逃了?” “……惭愧之至……”李世绩闷声道。 在李靖提前跑路以后,李世绩急得快发疯了,像疯狗似的一路追过来。 但是他所有拦截李靖的努力都被针锋相对地化解了。 论战斗力,双方在同一个层级。论指挥,李世绩发现,自己终究比李靖还差一些。 所以,如果李靖打定了主意要提桶跑路不恋战,李世绩是无论如何也追不上的。 “这不是你的问题。”李世民微微叹气。 “是朕的问题。” 李世绩大惊: “陛下何出此言?” 李二陛下不是打得蛮好的吗? “都怪朕生了那么个人小鬼大的儿子,让他看穿了朕的计划,这才让李靖在最后一刻前及时逃离了陷阱。” 李世民的口气可一点也听不出懊恼,反而还挺骄傲。 “……” 李世绩不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往下接着说,只能换一个话题。 “陛下,那这支军队的指挥权便交还给您……” “给朕干什么?你自己继续领着,朕大病未愈,可没这个脑力指挥。”李世民表示不接这口锅。 隔着车驾,李世绩仿佛看见陛下在车子里慵懒地摆着手。 他能听出来,这只是陛下的托词。 陛下不肯接手六万主力的真正原因,是如果他接手了主力,那其他的二线部队谁来指挥? 难道让他李世绩来? 李世绩连精锐都指挥不明白,还想指挥二线? 还是乖乖指挥精锐,把难指挥的二线交给陛下来吧。 只有在陛下已臻化境的指挥下,这些平平无奇的部队才能爆发出战斗力。 将领的高低搭配,这也是一种让各部队各尽其用的田忌赛马。 “一直跟在他们屁股后面是没有前途的。” 李世民道: “你领一支骑兵,先向东抄到前面。 “注意,走小路,如果有必要可以走南边的许州和徐州。 “这次,千万别被他们发现。记住了?” 李世绩浑身紧绷,立答: “遵旨!” ………… 黄河沿岸,李靖的部队正在秩序井然地向着齐州方向行进。 撤退不难,难的是如何有序撤退。 在后有追兵的情况下,如何让士兵们克服乱套乱窜的本能,严格按照撤退的先后次序,是一门十分考验军队和指挥官的科目。 李靖就做得很不错,苏定方作为先锋在前,他坐镇的中军、包括薛仁贵的部队在中间,两翼由侯君集、李道宗掩护,末尾则由猛将薛万彻殿后。 安排得十分科学合理。 除了必要的粮草辎重以外,重型攻城器械、大型车驾军帐等等不适合快速行军的笨重装备,全部丢弃了。 所以,李靖的部队撤退得很快。 泰山的余脉已经出现在地平线上了!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