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阿兕子呢?” 李承乾立答: “人多眼杂,女眷不便出面……” “呵。”李世民气鼓鼓地哼了哼: “我的姐妹平阳公主当年都能独自领兵打仗了,现在的女娃却连出个门都不行了? “真是蜜罐里泡久了啊。” 怄气的态度好像一个小孩子,让哀愁的离别气氛淡了一些。 李承乾假意道: “确实不像话,儿臣这就将她们带出来。” “算了算了。”李世民摆了摆手: “唉,我和她的‘小明弟弟’为敌,她大概还在生我的气吧。 “时候不早了,你我,就此别过。” 没有过多寒暄,李世民率领大部队开拔,开赴北方前线。 ………… 太极宫,立政殿。 晋阳公主的闺房外。 “殿下,公主殿下。”宫女在紧闭的房门外喊: “您开开门,吃口饭吧。这样会弄坏身子的。” 房间里传来晋阳公主的声音: “烦死了!” 宫女们面面相觑,无奈地摇了摇头。 房间里,阿兕子李明达扑在床上,以泪洗面。 这几个月的夺嫡大战,让她第一次直面政治的残酷,让原本天真无邪的女孩变得郁郁寡欢。 李明与兄弟们反目、李治与李泰互相攻伐、李明杀李泰、李承乾与李明对峙…… 每隔几天,就有坏消息传来,就像一把把钝刀子,在切割着她的心头热。 父皇和承乾大哥回来以后,她抑郁的心境一度好转。 然而,又被更大的坏消息给打到了谷底—— 太上皇决定御驾亲征。 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终于从兄弟阋墙,发展到了父子相残! 而且将全天下的人民——不论大明还是大唐——统统都拉下了水,一起相残! 这可比玄武门之变要恶劣得多得多! “悲剧啊,悲剧啊!那群傻男人!” 李明达攥紧了手里的床单,眼眶通红。 ………… “对她,是不是有些太残酷了呢……” 李世民坐在车里,一手托腮,望着窗外后退的景色。 掌上明珠和他渐行渐远,这在他刚回京时就能明显感觉到的。 多了几分恭敬,少了几分亲昵。 “她也长大了啊,知道了世事的残酷,每个人都身不由己……” 李世民惆怅地叹口气,自嘲地摇摇头: “大敌当前,我还想着这些儿女情长之事,成何体统。我确实老糊涂了啊……” 他嘴上这么说,可不知是不是错觉,自从离开长安的重重宫阙、重返军旅以后。 他的大脑重新活络了起来。 不再像之前那样,成天昏昏欲睡,动不动就失去意识。 连残疾的右半身,也能勉强动一动了。 更重要的是,虽然同时思考许多问题时,他还是会忍不住犯困、头脑迟缓,无法执行治国这样的综合性任务。 但是,当他将思维集中在战争上时。 他的意识和直觉还在,思路也没有出现太严重的退化。 身处军中的氛围,让他感觉自己的头脑仿佛在苏醒,宛如焕发了第二春。 “陛下。” 一声呼唤,让李世民从沉思中醒来。 是李世绩,他扶着金根车,一路在车窗外步行。 “茂公啊,此战的方略你可都知晓了?”李世民问。 李世绩不敢怠慢,立答: “陛下妙计,末将谨记于心。” “那就好,那就好。”李世民点点头,嘴角一勾: “可惜,老伙计们难得在战场团聚,尉迟敬德那个黑炭头居然学坏了,推脱自己不会游泳,不肯随朕同去。他就不怕晚节不保,被史家打上‘背主’的烙印吗?” “回陛下,鄂国公或许是怕自己年老体衰,拖累行军……” 李世绩为尉迟敬德开脱几句,被李世民摆手打断。 “哪有这么多理由,不就是他的好大孙尉迟循毓在对面,他不想参与此战么? “不是谁都能像朕一样的。” 一句自嘲,直接把李世绩的冷汗都干出来了,不敢接话。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