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那群突厥人,移动得也太慢吞吞了吧…… 不仅速度慢,队形还很散乱,就这么一窝蜂地拥了上来。 这是来打仗的还是来放羊的? 而随着对方逐渐接近,普通士兵也发现了蹊跷,一目了然的那种—— 那群来“攻城”的突厥人,根本不是青壮士兵,而是一群老人和妇孺。 那一辆辆马车所装的也不是什么攻城器械,而是他们随处扎营的帐篷。 “突厥人想干什么?” 郭孝恪眉头紧锁,并没有就此放松警惕,不知道对方采取的是什么战术。 不一会儿,庞大的突厥队伍缓缓停下了。 一黑一白两匹马离开队伍,向西州城墙慢慢走来,应该是没有敌意。 “他们是来谈判的?” 郭孝恪右手握拳过顶,示意士兵不要擅自发动攻击,但弓弩继续瞄准着两位信使。 骑黑马者是一位刚猛粗犷的汉子,他正好停在弩箭的射程之外,向城门楼上的守将喊话,用的是汉语: “吾乃西突厥乙毗射匮可汗,有要事与尔等商谈!” 西突厥又换话事人了?小伙子文化人啊,汉语说得还挺溜……郭孝恪肚皮里打着官司,回喝一声: “大汗此般兴师动众,有何贵干?” 黑马背后,白马走上前。 马背上驮着的,是一位姿色颇佳的佳人。 那位“佳人”郭孝恪莫名觉得眼熟,但他不敢乱认。 不会吧不会吧,太子殿下不是在讨伐薛延陀时,和陛下一道在阴山附近失踪了吗? 不会投了西突厥吧…… “孤乃大唐太子李承乾。”白马上的佳人铿锵有力地说道。 我去,还真是那位精神突厥的太子爷啊! 郭孝恪嘴里一苦,立刻命令士兵。 “收下弓箭!” 城门开了,但没有完全开,只放太子爷进来,其他守军继续警惕地戒备着城外的突厥部落。 郭孝恪行了礼,便开门见山地问: “殿下为何会出现在西突厥可汗的身边?您是被挟持了吗?陛下呢?” 就差直接问太子爷您是不是投敌了。 李承乾什么也没有多说,只是从怀中取出一卷明黄色的丝绸。 郭孝恪只是瞥了一眼上面的字迹和印章,便立刻激动得热泪盈眶。 千真万确,这就是皇帝陛下的亲笔诏令! 陛下的下落终于找到了! “‘朕教子不明,北狩期间逆子叫嚣隳突,祸乱朝政’……” 李承乾抑扬顿挫地念着敕旨。 “……‘朕特命太子承乾与全权收复西州及西域各州,与西突厥联合,整兵备战,匡扶社稷。’” 李承乾将敕旨收起,双眼直视郭孝恪。 “郭使君,请依旨行事。” 他远没有看上去那么平静。 因为他摸不准这些封疆大吏的政治站位。 是选择忠于流落在外的皇帝,还是坐镇长安的李治? 虽然李治的影响力未必能辐射到遥远的西北边疆,但听说郭孝恪也是出身瓦岗寨的,谁知道他到底是什么立场…… 郭孝恪神情恍惚地呆立了一会儿,什么也没有说。 就在李承乾心里越来越没底的时候,他百感交集地单膝跪地。 “臣,谨遵谕旨!” 西州没有被遗忘! 在激动之余,郭孝恪心中又升起了新的疑惑。 太子在这儿,那陛下本人在哪里? 西突厥把全家老小搬到西州城外,又是为了啥? 他们的男人呢? ………… “哦?北庭那帮蠢货去攻打唐国的城池了?” 西突厥南庭,乙毗沙钵罗叶护可汗从斥候嘴里得到了不可思议的好消息。 他正在和北庭死磕,没想到对方突然调转枪头,去招惹东边的大唐了! 这不是把命门都暴露给他了吗? “小的我亲眼所见,他们大队大队的人马,往东一窝蜂冲向了西州!” 斥候斩钉截铁地说。 这已经是几天里的第八个这么汇报的斥候了。 不仅是斥候,连常在草原上串门的粟特行商都在说,唐朝的西域城池附近突然多了很多突厥部落。 南庭之主觉得自己已经足够谨慎了,情报没有出错,对方真的在攻打唐朝! “那条饥饿的野狼,想必是和我方对峙没有占着什么便宜,想趁唐国内乱捞点好处。 “嘁,蠢货!” 他很忿忿不平,要不是南庭和唐国隔着一串西域小国,他也想趁机咬下一大块肥肉下来! 不过现在这样也好。 既然北庭为了抢便宜,把主力都调到了东边的唐国边境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