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李明缓缓踱步到墙上挂着的地图前面,背着手观摩起来,这幅样子和他老子几乎一模一样。 现在的局势真是应了那句话: 天下大乱,形势大好。 自己被逼出奔辽东前埋的、名为“权力欲”的大雷,很快就炸了个响的。 李治非常配合地篡夺了朝政大权,正式和带他干坏事的李泰老哥撕破脸。 李治以关中为基本盘,李泰以中原为基本盘,双方以潼关为界,分庭抗礼。 各自阵营中的藩王,又都是以合伙人身份加入的、有兵有钱有治权的不稳定因素。 而这些藩王手下的家臣和将领,又并不完全忠于他们名义上的主子,而可能忠于朝廷或者某个世家大族。 一层套一层,简直像套娃一样层层嵌套。 梦回春秋了属于是,周天子被诸侯架空,诸侯被公卿架空,公卿被家臣架空…… 呃,不过原本世界线上的大唐末期,差不多也是这幅德性。 中央被藩镇架空,皇帝被节度使架空,节度使被手下兵士架空什么的。 论做好基层建设的重要性。 “中原腹地大乱,四方才有上下其手的机会。 “要是李泰和李治没打起来,给李泰入主长安坐稳了江山,我还没办法卷土重来了。 “还是乱些好啊,当个边境蛮族,原来是这种感觉嘛……” 李明研究着地图,随手从一边的书架上顺下了一迭材料。 是分别来自辽东的情报委员会、长安的肃反委员会、以及民间由执失步真带头的长安商会,所汇集上来的情报。 三个情报机构的地域不同、情报来源有别、侧重点各异、人员更是互不隶属,因此对同一件事常常给出五花八门、甚至互相打架的判断。 这是很正常的。 不过,在一件事上,三方给出的判断基本一致—— 那就是,李泰在潼关磕了牙以后,明显后劲不足。 “以李治的能力,压制麾下的分离倾向并不难。 “不过李泰嘛……” 目前两边势均力敌的局势只是暂时的。 广大南方地区还没有发话呢。 虽然因为越王李贞兼着扬州都督,蜀王李愔兼着益州都督,蒋王李恽兼着安州都督。 相当于李泰势力分别镇着江南、巴蜀、湖广的核心地段。 因此南方地区还没有立即明确倒戈李治一方。 然而,这种震慑只是暂时的。 朝廷的权威性,终究是要强于藩王在当地辐射的权势。 时间一长,尤其是当北方乱象严重干扰到社会生产生活秩序的时候。 南方各州县,几乎必然会摆脱那几个臭鱼烂虾藩王的武力威吓,彻底听令于李治掌控下的长安。 更何况,李泰麾下的六位藩王心有多齐还未可知。 那些兄弟们“幡然悔悟”、转投李治的可能性,不但有,而且还很大。 “老四的情况不大好啊,一波打不下长安就寄了,这也太菜了。 “李泰玩弄阴谋还行,正儿八经搞战略被李治完爆啊。” 李明替魏王李泰默哀一秒。 他给李泰安排的这个强敌,有点太强了。 都快把李泰给横扫了。 这也是那货活该,三番五次地搞阴谋针对自己。 然而,抛开情感不谈,单纯从利益的角度出发分析。 假设李泰真的被李治灭了,中华秋海棠在李治手下归于一统。 对李明这个割据势力来说,也绝不是一件好事。 李治未必有这个兴趣和能力打入燕山,吞并全东北。 然而李明打出燕山、南下入关的难度,无疑会呈几何倍数增长。 不过李明对此倒并不着急。 李泰比才不会这么轻而易举地倒台。 “以李泰这无底线的性格,他恐怕不会宅在洛阳坐以待毙吧。” 李明放下手中的情报材料,视线移向了地图的北方。 薛延陀。 那就是李泰的隐藏后备能源。 既然李泰早就和真珠可汗夷男有py交易,设计了一系列阴谋弑父弑君。 那再进一步,和薛延陀组建军事联盟,也不是不能理解的事。 因为李二也干了。 当初东突厥一脚油门踩到长安城脚下,李二就和后来的长安舞王颉利可汗签订了渭水之盟,互为(塑料)兄弟。 甚至更进一步,李泰直接向薛延陀称臣,也不是不可能。 因为李渊也干了。 隋唐争霸时期,向东突厥称臣的芸芸势力之中,就有李渊一个。 “从中原往朔北,夹在中间的就是河北地区。 “合理推测,李泰的下一步动作,就是在薛延陀的支持下插足河北……” 携中原的军队,以河北为基础,以薛延陀为靠山。 李泰还能接着和李治耗下去。 只是河北人民真是见了鬼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