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在肃反委员会高强度的监视下,各都督府岿然不动,并没有征召折冲府府兵的征兆。 包括洛阳也毫无动静。 天下暂时风平浪静。 “然而李泰已经在提前做舆论铺垫了,不可掉以轻心。 “谁知道这货在暗中憋着什么,他的府邸连探子都安插不进去。 “李祐的动向也很值得警惕……妈的,要不是朝中那群以长孙无忌为首的虫豸拦着,我本可以齐州都督府动作可疑为借口,把南方的士兵往关中调集……” 李明沉吟着,不禁佩服自己的未雨绸缪。 战报没到而谣言四起,现在正是山雨欲来风满楼的至暗时刻。 幸好自己提前做了准备,把不容易赶路的老头子们早早地送出了京城。 相比李泰,他李明也不是没有信息优势。 那就是,他提前猜出了对方的计谋,并相应做出了安排。 公元七世纪,人才是关键。 房玄龄、杨师道、崔仁师等不堪舟车劳顿的老臣,已经先上路了。 其他一些十四党的外围成员,则不必担心被清算,可以潜伏在长安,与李泰虚与委蛇。 用嫡子党恶心李明的方法,恶心回去。 至于长安报社的官n代们,则该走的走,该留的留,也安排妥当。 狄仁杰和来俊臣,坚持留在长安做“敌后”工作。 不知为什么,自从爽虐了一把李乾祐以后,来俊臣每天像打了鸡血一样,士气特别高昂。 连带着把狄仁杰和整个肃反委员会的工作积极性都调动起来了。 此外,他还抽空下了一步闲棋…… “殿下,突厥商人执失步真求见。” 宦官平静地上报。 他一直搞不懂,日理万机的监国殿下为什么会这么看重一个胡商。 但他也不敢问,只管带话就是了。 “请他进来吧。” 李明整理思路,沉稳地吩咐道。 不一会儿,执失步真就进殿了。 相比之前,这位老朋友简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他穿着得体的大唐圆领袍衫,面庞圆润、气色白里透红,完全没有之前屡次破产以后失魂落魄、瘦骨嶙峋的可怜模样。 “草民拜见殿下!” 执失步真一进门就跪在地上,无比恭敬地向自己的救命恩人砰砰磕响头。 时至今日,他都感觉自己好像在生活在西域的童话故事里,一切都显得那么不真实。 和自己合伙倒卖宫中物资的小奸商,居然是大唐帝国的执政什么的,某天突然不装了,摊牌了,往他脑袋上哐哐地砸金银财宝…… 爽文男主不过如此。 “你我都是老朋友了,不必拘谨。” 李明和善地让他平身,温和地问: “我让你办的事儿,办完了吗?” “回殿下,办妥了!” 执失步真在汉地呆久了,知道殿下说的“不必拘谨”只是客气客气的,他是一点也不敢放松,模仿着唐人的礼仪,毕恭毕敬地回答: “商会已经建立,东市和西市的大小商人,各行各业,从行商、批发到零售,都踊跃加入,会员已超千人,并还在持续增加中。” 李明笑眯眯地听取执失步真的汇报,满意地点着头: “甚善。” 之前那场铜铁危机,让李明意识到,自己在广大的大唐腹地,还缺少一个专门为他收集经济方面情报的组织。 而在铜铁危机延伸出来的诈骗案中,执失步真所展现出来的能力,则让李明叹为观止—— 不但消息灵通,而且人缘还极好,组织能力也很强,第一波冲朝廷的受害群众居然就是他组织起来的。 这位生意人老哥除了不会做生意,简直样样都会啊! 这正是东厂所需要的人才! 于是,李明就将组建这个商业间谍情报组织的重任,交到了执失步真的肩上。 给他钱、给他资源,甚至把在《长安快报》上打过广告的商人,都介绍给了他。 而执失老哥也没有辜负他的期望。 因为李明殿下可是把他从饿死的边缘拉回来,还疯狂用锦衣玉食砸他脸。 对他来说,真是爹亲娘亲不如殿下亲,所以豁出命来地完成殿下交代的任务。 “过不了多久,我大约要离开长安,去往辽东暂住一段时间。” 李明毫无波澜地对执失步真说道。 因为语调过于没有波澜,执失步真完全没有听出其中蕴藏着的刀光剑影,只当是执政大人巡游天下,忙不迭地向殿下表忠心道: “草民一定不忘殿下的吩咐,随时向殿下报告长安和全国的商业动向!” “甚善。” 李明满意地点头。 他冒险滞留在京城,就是为了完成以下的后手布置。 在明了李泰的阴谋以后,李明不是不知道,在京城多待一天就多一份风险。 更何况,在老伙计都撤走以后,他自己也不想再和朝中的衣冠禽兽们再纠缠。 迫不及待地想回到辽东,体验丝滑的统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