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我今天找你,是要你替我审一个人。” 一听终于能发挥自己的专长了,来俊臣脸上的戾气瞬间烟消云散。 眼神立刻变得清澈起来。 “嘿嘿,谁啊明爷,这么有福?” “是个老朋友,和我一起去趟河间郡王府。” ………… 河间郡王府。 原主人李孝恭去世后的一年多以后,这栋大宅已经荒败得李明都有些认不出来了。 陛下念及旧情,对老瓢虫的三个儿子都有优待,高官厚禄养着。 连这巨大的郡王府,也是由万年县负责修葺,不劳三位公子费心。 但这三坨就是扶不上墙,硬是快把偌大的家产都给败光了,还要分家,要把郡王府分割成三份。 为如何分配又大吵一架。 这事传到李世民耳朵里,把他气的,下了死命令,不想住王府也行,三人麻溜地滚出去,王府收归朝廷。 这才让兄弟三人消停了。 “都怨三郎,被那粟特妖女迷了心智以后,天天想着本生利放贷挣钱,放了债又收不回,把父亲留下的家产都快败坏完了!” 老大李崇义向李明抱怨。 二郎李晦在一旁帮腔: “确实这样,所以我们俩才提出分家,赶紧和那败家玩意儿切割,至少还能保住一些产业。” 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啊……不过李明也不是来做老娘舅的,直截了当地问: “老三李崇真和他的粟特妖女呢?” 两人的头同时往西边一撇: “三郎去西市闹事了,那妖女则在家父去世以后,就杳无音信了。” 李明听得嘴角一抽。 真是狗改不了吃屎,李崇真怎么会错过这起传销案子呢? 他倒无所谓,可是李孝恭的六姨娘失去了踪迹,这就意味着线索又断了。 那粟特姨娘应该还在长安,因为出城是要文牒的,而在城门记录之中,并没有她的名字。 也就是说,这一年里,她就没有离开过首都。 可长安人海茫茫,去哪儿找她? ………… 李明心情沉重地回到了西市。 想找到李崇真,至少寻得一些关于六姨娘的线索。 刚踏进市场,车驾被拦住了。 原来是苏定方老哥,兴奋地前来报告: “殿下!” 李明主动从马车里钻了出来,礼貌向这位长期不得志的中郎将一拱手: “苏将军有何事?” “抓住一个可疑的粟特女人!”苏定方干劲满满地汇报: “去年突然出现在怀远坊,购置了一栋大宅,不见男主人,只有她一人居住! “据旁人说,那女人曾给一个王爷当过小妾!” 哦?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这不就是遍寻不得的六姨娘么? 这不巧了吗? 其实也不巧。 粟特人都聚居在西市附近的怀远坊,六姨娘既然没有离开长安城,那自然会选择在那里住下。 武侯卫正在对那里坊进行地毯式搜查,迟早会把这涉及巨额财产不明的粟特婆娘给揪出来。 “她人在哪里?” “暂扣在大理寺狱!” ………… “你们怎么能无端抓人?我说了多少遍,我和你们在查的这起骗局没关系!” 李孝恭六姨娘,安氏,在大理寺狱泼辣地吵嚷着。 她去年已经在这里深造过了。 虽然这次梅开二度,不至于像回到家一样。 但多少也领教过了狱卒们的手段,全然没有了第一次时的恐惧。 狱卒们对她也无可奈何。 毕竟没有真的定罪,也不涉及“宗室被害”这种陛下亲自督办的案件。 总不能上来就对她下狠手、用重刑吧? “没有进展?”李明风风火火地走来。 狱卒们立刻毕恭毕敬地起身,惭愧地摇头。 安氏看着这个臭屁的小殿下,立刻回忆起了去年的不愉快,眉头微不可查地一皱。 “你就是河间郡王的小妾安氏?”李明公事公办地问。 安氏眼珠一转,立刻委屈地号丧起来: “哎呀我一个弱女子,哎呀请殿下明鉴啊! “妾身离开郡王府后,每日深居简出,今天却被唐军无缘无故抓了,说我骗钱! “真是天可怜见,我都没出过怀远坊!” “我们要查的不是这个。”李明直视着安氏的双眼: “你购置宅院的钱从哪儿来?和这次的骗子,是否相识?” 当然是老娘做妾挣来的……安氏想说出自己准备许久的台词。 但是被这小孩儿盯着,她却发现自己没法理直气壮地说出这席话,下意识地移开视线。 李明也懒得和她多废话,向旁边的狱卒点点头: “用刑。” 安氏心里咯噔,脸色很快苍白下去。 可是她只是抿了抿嘴唇,什么也没说,冷眼看着狱卒。 却见那些狱卒向两旁退下,将一个十来岁的少年顶到了最前面。 那少年佝偻着腰,一脸猥琐,看不出有什么名堂。 但那些五大三粗的狱卒们,却对那其貌不扬的少年保有几分敬畏,举手投足间有些忌惮。 “你来,别弄出明显的伤口,传出去不好听。”李明吩咐道。 呼……安氏暗暗松了口气。 去年连大理寺狱都没问出她什么问题,现在一个毛都没长齐的少年,怕什么? 来俊臣端详着这次的素材,露出真挚的笑容。 “好咧,明爷。”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