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还则罢了。 可你走陆路,一路搬运到大漠草原…… 图什么呢? 想不通,真的想不通。 “还有一个疑点呢?”李世民听出了李明话里有话。 “第二个最大的疑点就是,如我刚才所说。” 一回想起这诡异的情况,连李明也忍不住皱起了眉毛: “截获的走私物品全是铁矿石,没有铜。” 李世民惊讶地瞪大了眼睛。 “什么铜都没有,不论是铜矿石、铜器,还是铜钱。”李明一字一句地说道。 李世民几乎立刻追问: “那这次的铜短缺是怎么回事?铜去哪儿了?!” 铜产量和用量都没有出现什么波动,而市场上却出现了铜短缺。 甚至都直接把以铜钱为法定货币的大唐给干到通货紧缩了。 可走私的只有铁,并没有发现铜的去向。 朕的铜呢?那么大一批炼好的铜呢? 总不会凭空消失吧? “两种可能。”李明一一道来: “一种可能是,走私的确实只有铁,铜被奸商恶意囤积窖藏起来了,两件事是独立的,只是恰好同时发生。” 李世民不以为然地摇摇头:“哪有这么多巧合?” “我也这么觉得,所以还有一种可能。” 李明说道: “那就是,此次走私案的主谋及时收手,不再走私铜了,所以没被发现;或者说,走私铜的路线更隐蔽,截至目前都还没有被暴露。” 李世民品味了一番,道: “我觉得第二种的可能性更大。 “主谋如此狡猾,很有可能还有我们不知道的手段。” 狡猾…… 这谨慎而又狡猾的作案手法,莫名让李明想起了一位熟悉的陌生人—— 九成宫事件的幕后黑手、同时也是其他各起迷案的疑似主谋。 他没有直接证据。 但对方搞出了波及全国的大动作,同时又干净利落、不留手尾。 这本身就是一条证据…… “我不在的这段日子里,你把这起案子也好好查查。” 李世民勉励地拍拍李明的肩膀: “不论是囤货的奸商也好、支援游牧的内鬼也罢,一定要把这败坏江山社稷的败类揪出来!” 李明郑重地点头。 关于此案,他心里倒是有一条破题的思路。 前几起案子中,齐王李祐被推到了前台。 虽然没有直接证据,能将那位肌肉发达的老哥定罪。 但这次是否可以改换思路,直接以李祐为突破口,先查他? 如果这位老哥也参与了走私…… 那信息量就要爆炸了! ………… “所以,麻烦你去齐州一趟,以婢女的身份混入齐王府,替我监视齐王李祐的一举一动,有任何异动都及时向我汇报。 “尤其是涉及走私、九成宫或辽东的蛛丝马迹,事无巨细,都要记录并立即向长安报告。 “明白了吗?” 长安报社,肃反委员会的密室里。 李明郑重地将这次潜伏任务,交给了胡三娘。 没有人比她更懂潜伏。 存在感够低,又有在宫中当过宫女的大厂工作经历。 混入齐王府易如反掌。 “诶?可我还是想进宫诶,我太想进步了……”胡三娘有点不乐意。 “破案之后给你涨工资。” 李明祭出老李家祖传的画大饼技能,总算让手下的头号杀手心甘情愿地踏上了去齐州的路。 “至于你们在长安——” 李明转向了来俊臣、狄仁杰,以及他俩手下的特务们。 “继续查案。走私案、刺杀案、九成宫案,一件不落。” “是。”肃反委员会的成员们个个斗志昂扬。 以前他们做事查案还畏手畏脚的,生怕触犯法令,被逮进去捞不出来。 现在,靠山明哥成了半个皇帝,他们还有什么顾虑? 查就完了! “嘿……嘿,明爷。”来俊臣还是改不掉那一身猥琐的气质,弓着背靠了过来。 李明忍住呼他一脸的冲动:“有何贵干?” “听说明爷查出长安县令贪污,但被那小子逃了。” 来俊臣的表情越发谄媚: “这次,能借走私案,把他扳倒吗?” 李乾佑贪污案和你有什么关系……李明也不想多谈那个差点让他遭遇滑铁卢的官油子。 突然,他想起了和来俊臣刚认识时的一个细节—— 这小子刚知道李明有点来头,就死缠烂打地向他举报长安县令,想要把父母官拉下马。 什么仇什么怨? “李乾佑和你八竿子打不着吧,你为什么如此敌视他?他怎么惹你了?” 来俊臣的眼神明显地黯淡下来。 李明还是头一回见这不正经的玩意儿这么肃穆。 “这……说来话长,说来话长。” 来俊臣摇着脑袋走开了,似乎是不想多谈。 看着小老弟颓丧的身影,李明无奈地叹口气,向他喊道: “只要你觉得有嫌疑,想查就查吧。” 来俊臣登时挺直了腰板,向李明长长一揖,信步离开。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