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怎么,你也想辞职? 李明眼神冰冷地看着哭得花枝乱颤的肥肥李泰。 没有人比魏王更懂怎么讨父皇开心。 早在这一轮玄武争霸赛开擂之前,李泰就已经是立政殿的常客了。 早请示、晚汇报,把李世民舔得不要不要的。 而老李也有意给太子树立一个“宿命之敌”,既是砥砺又是备胎。 两人一拍即合,各取所需。 李泰就这么成了李承乾的童年、少年、青年阴影。 这也是为什么李泰在东都洛阳有封国、有自己的魏王府以后。 却还是能顺理成章地赖在太极宫里。 磨刀石怎么能离开刀呢? 他要就藩,李世民还不见得乐意呢。 某位病遁失败、被一脚踢到封地的齐王匿名点了个赞。 “为什么?” 李世民收起了脸上的笑容,严肃地俯视着跪在地上嘤嘤嘤的老四。 好你个家伙,继李明以后,你也来给朕上眼药? 好不容易兄弟们和谐了没几天,你们就一个个闹起了分家? 怎么,就这么见不得大哥悬崖勒马,幡然悔悟? 你们几个弟弟是不是串通好了? 下一个是不是该轮到李治向朕逼宫了? “嘶~”莫名躺枪的李治感到了一股寒意。 “呜呜呜~父皇恕儿臣不孝……” 李泰哭得稀里哗啦的。 众人从他口齿不清的念叨中,总算是搞清了事情的原委。 一句话总结就是,装逼装大发了。 因为他向社会输送了太多洛阳魏王府的“人才”——也就是奴婢奴仆,同时又在府里收纳了太多流民。 一进一出,原本华丽的魏王府变成了个什么样子,不难想象。 味大,无需多言。 “所以,你要先去洛阳整肃王府?” 李世民脸色一黑,不知是该生气还是该苦笑。 “正是,父皇。”李泰终于是止住了痛哭,哽咽着说: “府上混乱不堪,坊间邻里多有怨言,儿臣不得不收拾首尾,重新将王府修缮整理一番。” 这借口……倒也还算个借口。 李世民面色少舒,问道: “那你打算什么时候回来?” “今年冬,将洛阳那边收尾,儿臣恳请届时再随侍父皇左右。” 虽然哭得真情实感,但李泰的作为是一点也不含糊。 什么样的整顿需要业主在工地上呆个半年? 又不是让你亲自提着桶打灰。 李世民的脸色又拉了下来,冷冷地说: “无妨,魏国本就是你的封国,你若想就藩,随时可去。 “朕身边有诸子陪伴,魏王不必为朕操心,好好治理当地为要。” 酸气都快溢出屏幕了。 若是以往,李泰肯定抱着父皇的大腿大呼我错了。 但今天,他却只是再顿首,便作出恋恋不舍状地告退了。 李世民望着李泰的背影淡出视线,生气中带着不解。 熊孩子病怎么还带传染的? 怎么一个个地都觉得自己翅膀硬了,迫不及待地要飞出太极宫了? 他气冲冲地瞪了李治一眼: 你小子若也敢拿就藩和朕抗议,朕不但不挽留,还要像对待其他庶子一样,没有朕的敕令不得随意回京! “嘶~”无辜躺枪的李治再次莫名感到了一阵寒意。 “你小子也是,再和皇兄闹矛盾吵着要离家出走,索性别回来了!就窝在辽东的山沟沟里冻一辈子吧!” 对付厚脸皮的老十四,李世民就没对待老实巴交的李治那么客气了,直接出言训斥一顿,便气鼓鼓地上朝去也。 李明莫名其妙地抓抓头皮。 他倒不是被父皇喷懵逼了。 而是李泰突然提桶跑路,让他感到非常的不解和惊讶。 他想得比李世民更深一层。 都是千年的老狐狸,李泰绝对不是给太子摆脸色这么简单。 当老鼠主动从米缸跑路的时候,往往意味着事情不简单。 怎么,难道他也感受到了承乾老哥的王霸之气? 还是说,被王姨娘的公开处刑吓得跑路了? 亦或者,李泰这次投了,退出争储,只求当个安乐王爷以求自保? 毕竟现在是斗争的深水期,突然离开权力中枢长达半年,又没有像李明那样远离中央、方便割据的基本盘。 基本是没有机会翻盘,可以视为退赛了。 “李泰这是主动放弃竞争,躺平任嘲,求兄弟放过么?” 作为自保小达人,李明很自然地将李泰的行为解释为“激流勇退”。 因为当摆开四子夺嫡擂台的那一刻,就意味着李泰的失败。 如果李泰这个备胎够强,还要拉李治、李明这两个小辅助轮干什么? 若是在以前,李泰想退赛都不行。 朕缺的储君磨刀石这一块,谁给朕补啊? 但如今,李世民还算干脆地放走了李泰,多少也折射出了帝王的本心。 毕竟,李世民可没有放走李明啊! ………… “知道自己无望以后,尽量少拉兄弟仇恨,混个闲适的王爷当当…… “唉,这才是我想要的生活啊! “要不是我知道事后还是逃不过清算,我也不想这么累,我也想辞职……” 李明坐在大理寺卿的座位上,还在嘀咕着此前李泰跑路的事儿。 四哥这次是爽了,听说父皇合并了洛阳魏王府周边的里坊,有池有堤,全部赠给他作为宅基地。 从此财富自由,安心退休养老。 而我还得996,一边治国一边办案…… “殿下,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要传唤证人吗?”大理寺卿孙伏伽打断了李明的思考。 他和刑部尚书刘德全,就像左右护法一样,分坐在李明两边。 两部门的侍郎等其他官僚则坐在更下位,忙着做案情梳理。 除了双操辽东和高句丽这门自己给自己找的事以外,李明理论上还有一件任务。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