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抄了。” 果不其然,在这个充满渔猎气息的部落,首领的家中却搜出了大量的地契和借据,堆成了一座小山。 “土地都归你一人,高利贷,三出十三归……呵,你汉化得还挺深啊。” 李明随便扫一眼,便拿起火把,在所有部落民众诧异的目光下,将地契借据一把火燎了。 火光跳动,照亮了所有民众的脸,直到这些纸片燃为灰烬。 他们原本恐惧麻木的脸上,出现了剧烈的波澜。 本以为这个汉人小阎王要砸碎他们的狗头。 没想到,砸碎的居然是套在他们脖子上的枷锁…… 他们眼睛一眨不眨,视线一直跟从着那位被赤巾军簇拥的小孩。 “你们自由了。”李明淡淡地宣布着: “条件简陋,我们就地开个诉苦大会。 “这位所谓的‘可汗’之前是怎么虐待你们的,可以向我、向大家倾诉,想哭就哭,想骂就骂。 “发泄完了,就可以朝气蓬勃地开始新的生活。” 自由了……胡人们惊喜又狐疑地品味着这个词,下意识地瞥一眼耶律可汗。 耶律觉得自己余威尚存,向同胞们龇牙咧嘴,用嘴型恐吓着。 一片沉默。 过了许久,一个老太婆壮起胆子,指着耶律直抒胸臆: “他侮辱了我女儿!” 有一就有二。 部落民纷纷站出来,怒斥耶律的种种倒行逆施。 整个部落很快哭声一片,倾吐着多年的苦难。 耶律迭剌完全没有了刚才嚣张的样子,惶惶然如丧家之犬。 就这样,一个大型胡人部落,连土地带民众,便都被李明笑纳囊中,首次进入华夏文明的治下。 “主帅,从敌酋家中搜出金银器物无数,还有一套锣鼓乐器和几个乐人。”士兵汇报着战果。 成堆的金银财宝,李明看都不看,指了指那些欢呼雀跃的部落民: “都是人家的东西,还给人家吧。” “你还真有办法啊!”侯君集忍不住惊叹。 一套丝滑连招,连化外之民都能收服?! 要是他会这招,去年还打什么高昌? 只需一席话语,管教高昌人拱手来降。 “也得分情况,如果首领稍微做人一点,攻心计就起不了作用了。 “所以慕容燕好啊,好就好在他坏。” 李明客观地讲着辩证法。 “嗯嗯,原来如此。”侯君集没听懂,视线转移到了自己的手下。 在几乎无伤速通了耶律部落以后,这些士兵就围坐在一起,热烈地讨论着什么。 “他们在讨论什么?”侯君集小声问李明。 “事后诸葛亮会。”李明解释道:“在战斗后,战士和军官们一起讨论,反思总结上一场战斗的经验和不足。” “哦?” 侯君集觉得这个制度很……高情商地说,“有创造力”。 一群大字不识、连个队列都排不灵清的大头兵,能总结出什么经验——若是过去,他肯定会这么说。 而在亲自指挥了李明调教出的新兵、亲身体验了一把如臂使指的快感以后,老侯还是忍不住问: “你们能总结出什么经验?” 刚才的战斗,他都不愿意称之为战斗。 赤巾军还没用力,胡人就倒下了。 这还能总结经验不足,就有点硬做文章的意思了。 “回将军,刚才的战斗确实暴露了很严重的问题。”一位战士立刻起立,十分严肃地汇报。 侯君集好奇地扬起眉毛: “哦?说来听听。” 那位战士认真地说: “刚才在密林中的战斗,令旗常被遮挡,导致下面收不到上级的指令。 “敌人弱小时,这问题还不明显。但如果刚才遭遇的是强敌,恐怕会酿成恶果。” 侯君集听得都惊呆了: “有这般见识,你以前做过校尉?还是……” “只是一名普通的士兵。”那位战士不好意思地挠挠头。 李明微笑着凑上来: “如何?别看不起基层士兵的智慧,打仗这门营生关系他们的生命,多听听他们的意见,其实个个都精明着呢。” “确实……”侯君集仿佛还沉浸在震撼之中,长久地摩挲着络腮胡。 这士兵还真问到关键了。 真实的战场十分混乱,当双方绞杀在一起时,就很难传达命令了。 而若令旗、烽烟再被遮挡,那就等于掉线了,上级无法指挥,只能让部队各自为战…… “看不见,那总听得见吧?”李明抱着胳膊说道。 这倒是给了侯君集一个启发:“击鼓进军,鸣金收兵,这是从古至今都在用的惯例……” “如果不只是进军和撤退,连同冲锋、暂停、变阵等复杂指令,也用鼓乐来传达呢?”李明进一步演绎: “我们组一支军乐队吧。” 侯君集仰头思考着: “以声音辅助令旗传达命令,在混乱的战场上,确实能让指挥更有效率。可这需要长期严苛的训练,否则反而会加剧指挥的混乱……” “总得先试一试,这不是有现成的吗。” 李明招呼着耶律可汗豢养的那几个乐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