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在自己的好大儿与自己的好大主君一齐被山贼拐走的几天后,他收到了侯君集从平州寄给他的包裹。 是三份出自山贼的传单,还是熟悉的标题党,还是熟悉的三位失踪公子的笔迹。 房玄龄立刻就懂了,意识到好大儿房遗则并没有出事,而是跟着少主李明殿下上山造反了。 他不知道这几个熊孩子的意图为何,但不妨碍他在朝中为其打掩护,搅浑水放烟幕弹。 搅浑水的基本原则就是,自己不小心抓到了屎,就要把屎抹得到处都是。 房玄龄第一时间把长孙延誊写的那份传单,送到了长孙府上。 然后,他就争取到了一位别别扭扭的强力队友。 两位朝廷栋梁兼反贼家属,在朝廷掀起阵阵妖风,肆意打压忧国忧民的正义大臣。 弹劾侯君集与韦待价抗旨不遵? 驳回,平州匪患严重、州府运转不畅,导致二人没有收到朝廷诏令。你看,他俩不是还在每天向朝廷汇报情况嘛?这不是忠臣是什么? 要求对山贼重拳出击? 荒谬,平州匪患不严重,招抚为主。你难道想让皇子被撕票? 要求朝廷立刻组织调查,赴平州实地核实? 可以,但要走流程,从各部门抽调人手,保证全过程公平公正公开,你们回去等消息等吧。 就这样,在皇帝兼反贼家属的暗中支持下,两名大奸臣兴风作浪,将平州匪患硬是捂了一个多月。 现在,有点捂不住了。 再捂下去,隔壁的营州也要急眼了。 “殿下到底在干什么呢,有什么事情不能和陛下当面谈谈,而要闹到上山当贼匪呢……” 房玄龄苦思冥想而不得,随意扯下一片绸绢,刷刷写下几个字,包在锦囊之中,敲了敲车门。 “相公?”管家探进脑袋。 “你去一趟平州,亲自将此物交到侯君集手里,并将这句话转告与他。”房玄龄望着车窗外的天空,一字一顿地说: “‘将锦囊转交殿下,若有难,打开此锦囊’。” 管家重重点了点头。 房玄龄望着管家的背影,无声地祈祷着: “侯尚书,在收到我的锦囊之前,千万别急着上山入伙……” ………… 平州,五里乡。 一场酣畅淋漓的战斗后,送来了一大批俘虏。 在各村寨坚壁清野、请君入瓮的战略,无疑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义军造成了迄今最大的战果,粉碎了敌人的重点进攻,打破了慕容燕反动集团逐步蚕食的狂妄企图。 战斗的过程大抵顺利,只是在某个村社的围歼战中,义军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顽抗,损失惨重。 “这些敌人的打法我从没见过,打得十分顽强凶狠。” 尉迟循毓带着李明清点战果,一边喋喋不休地诉说着: “他们陷进了泥坑,又中了火攻,又被十倍的人包围住,按说早该投降了。 “可敌人非但不投降,还胆敢向我军还击!差一点就让他们逃了!” 李明严肃地点点头,心里暗道不好。 平州没有都督府,因为户籍稀少,所以也没有折冲府,本地的常驻正规唐军并不多。 大多是逢战征召、用过即弃的募兵,被慕容燕收编,本质上是套了身唐军皮的家丁,战斗力与正规府军相差极大。 所以赤巾军能随意蹂躏。 然而,从尉迟循毓的叙述来看…… 坏了,这次遇到真的了。 两人走近了暂时留置俘虏的空地,不时听见压抑的低吼声。 俘虏们鲜血淋漓、伤痕累累,赤脚医生正在按照“明氏”治疗法,为他们止血消毒包扎。 李明不由得耸了耸鼻子,拧紧眉头。 这时,不远处传来一个雄壮的吼声。 “亟斩我!胡不力!” 看守的义军闻之,无不肝胆俱颤。 坏了,抓到英雄了…… 李明嘴角一抽: “你们抓到了一个谁?” “就是那伙亡命之徒的头领!就是那家伙指挥慕容燕的爪牙负隅顽抗的!” 尉迟循毓非常自豪,指着吼声传来的方向: “看!” 小黑炭头这也是第一次近距离观察“负隅顽抗”的敌方主将,顺便瞧了一眼。 一眼万年。 他顿时虎躯一震。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