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只能到时候亲自问殿下了。”侯君集耸了耸肩。 看不穿李明在想什么才是正常的。 如果看穿了,那就说明你也已经不正常了。 他俩索性放弃思考,悠然享受着加入“十四党”以来难得的悠闲时光。 事实证明,就慕容燕这种小卡拉米,根本不值得为李明殿下的安危操心。 “侯尚书!韦使君!” 门外冲进来一个莽撞汉子,赤袍鹖羽冠,一双铜铃大眼透着清澈的愚蠢。 他就是侯君集的副手,薛万彻。 一个季度前,这个粗鄙老光棍因为调戏良家妇女,被言官揪住尾巴在朝堂上一顿喷。 当时房玄龄出来打圆场,说不要骂了不要骂了,念他初犯,流放到营州就得了。 薛万彻:??? 然后,他就被一脚踹到辽东了。 路过平州时,又被老上司侯君集截胡: 一起找皇子! 找呗。 结果找着找着,老上司不知为何开始摆烂了。 “你们两个怎么又在偷懒!”薛万彻急得喉咙梆梆响: “到处都是山贼,连皇子都被山贼绑了!踏马的国家都成了这幅样子,你们这群虫豸怎么睡得着觉的!” 老薛虽然除了打仗以外脑子都不大灵光,但人还是很率直负责的。 侯君集和薛万彻互视一眼。 薛万彻只能算小半个自己人,还没加入组织,所以有些话不方便和他说。 “吉人有天庇,你着什么急啊。”侯君集盖上茶碗,隐晦地提醒。 薛万彻完全没有理解领导的意图,自豪地拍胸脯: “今天我是来和二位知会一声,我要上山了!” “你也要上山?”韦待价一惊。 “当然,我上山剿匪找皇子去了!”薛万彻还有点小骄傲: “我和那个叫慕容的好说歹说,他总算拨我一队兵了!虽然都是用钱征募来的贪财之徒。” 哦,原来是这个上山……韦待价又坐了回去。 侯君集打趣:“上山你最熟悉。” 讽刺薛万彻当年玄武门之变站错队,躲进了终南山,还好陛下宽仁,好说歹说才劝下山。 “哼,总比在这儿混吃等死强!” 薛万彻反唇相讥,转身就要走。 被侯君集叫住,仔细叮嘱: “这群山贼不同以往,你当以寻找皇子为第一要务,既要小心行事,也要少造杀孽,别滥杀无辜百姓。” 像慕容燕这种对山贼唯唯诺诺、对百姓重拳出击的虫豸,连喜欢纵兵劫掠的侯君集也觉得太极端了。 “这个自然,我唐军怎会和那种蠢货为伍!” 薛万彻草草抱了抱拳,拂袖而去。 ………… 燕山下,五里乡。 十五个俘虏跟着小黑炭似的孩子,被带到了一处院子前。 门前一块牌子,写着三个大字: 向右看。 队列里,有三个人下意识地脖子右拧。 然后,就看见了右边站着几个红巾贼,向他们露出灿烂的笑容: “你们仨能认字啊,出来。” 三位同袍就这么被垂头丧气地提溜走了。 剩下的人噤若寒蝉。 难道文化人用文火慢炖,大老粗用烈火猛烤吗? 他们就这么惴惴不安地进了院子。 院子里除了守卫,还有个负责做饭打扫的老太婆,给每个人打一碗大米饭,甚至还拌了点猪油。 十二个大男人都哭了。 在辽东能吃到大米,甚至还有油水。 这是断头饭哪…… 彻夜难眠。 次日,什么事也没有发生。 不用干活,不用训练,到点了老太婆给他们打饭。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