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张亮明显感到,面前的君王呼吸沉重。 仿佛他面对的不是人,而是一头欲噬人的凶虎…… 李世民沉静的声音打破了他的幻觉: “朕知道了,此事不得说与外人。 “说起来,九成宫事变,查出来什么了吗?” 张亮波澜不惊地对答: “发现了阿史那结社率与薛延陀的通信,两边确有勾连。” “有内应吗?”李世民直指问题核心。 “暂未发现。”张亮略一低头。 李世民轻叹一口气,语重心长地说: “要刀口向内,刮骨疗毒。” “谨遵钧命!”张亮立答。 李世民回到了椅子上,注意力重新回到了奏折上: “去吧。” 张亮恭敬退下,离开书房前,忍不住为自己辨明一句: “关于皇子明之事,有多人目击,也有密探混入赤巾……军,多方交叉验证,为实。” 李世民头也不抬: “你如果是听信底下一面之词的蠢猪,朕会准你入夜进立政殿?” 张亮微微一躬身,镇定地退下。 刚离开书房,他却一个趔趄,扶住墙壁才没有摔倒。 湿漉漉的衣衫已经贴住了他的后背。 他无比确信,刚才的某一刻,陛下对他动了杀心! “伴君如伴虎……伴君如伴虎……” 张亮有种劫后余生的感觉,摇摇摆摆地离开了立政殿。 ………… 李世民端坐书房里,听着渐渐远去的脚步声,忍不住捂住太阳穴。 又晕又疼…… 思路一片混乱,心情异常复杂。 好消息,儿子安全无虞。 坏消息,殿下何故谋反? 他现在不担心儿子被山匪撕票了。 他现在担心儿子“被”,或者“把”,官军撕了。 不论哪种结局,对大唐都是不可逆的损失。 “混小子特么怎么想的,好好的皇子节度使不当,去落草为寇?!”李世民的脑子几乎要爆炸了。 他到底是低估了李明整活的能力。 想来也是,在太极宫中、自己盯着的情况下,这厮都特么能差点把两仪殿拆了,把孔颖达等一票老儒生气死。 现在那家伙鱼入大海,放虎归山,又是在辽东那块冥风淳朴的整活宝地。 可不就王八对绿豆,对上眼了! “到底是怎么回事?” 李世民反复翻看侯君集送来的急报。 这是了解来龙去脉的唯一依凭。 “去慕容府上赴宴,赤巾贼突入烧杀抢掠……他应该确实是被掳走的。 “慕容燕与官府连夜搜查未果,捣毁赤巾贼巢穴,杀死匪首……慕容燕的对策急了,相比皇子安危,更关心自己在平州的统治。这倒是意料之中。” 然而,之后的画风急转直下。 赤巾贼并没有一蹶不振,反而死灰复燃。 几乎一瞬间就燃遍了燕山的角角落落,将犄角旮旯的乡里连成片,在山林间闪转腾挪,和唐军打起了游击。 而且这伙贼人的规模,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居然在乡里间建立起了政权,有模有样地颁布法令,任命官员,开展税收,训练武装。 根据侯君集最新的情报,赤巾贼居然还在山林间修筑起了道路工事,似乎有将山中各村连接起来的计划! 简直是国中之国,比当年李密的瓦岗寨还要组织严密。 更不用说,平州与长安有着长达八天的“时差”。 按照这个趋势,这伙叫“赤巾军”的农民叛匪,其势力恐怕更为可观…… “……” 李世民不禁扶额。 配合张亮的情报,他也发现了这一系列操作的“明氏”痕迹。 “这混小子真是不服软啊,就算与山贼混迹,也一定要当头……” 李世民摇头苦笑。 这不甘居于人下的脾性,可以说很有老李家风格了。 确实有理由怀疑,这伙倒霉的“赤巾贼”被自己的好大儿李明夺舍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