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阿嚏!” 立政殿的书房里,李世民狠狠打了个喷嚏。 韦贵妃端来一碗温酒,嗔怪道: “陛下也忒不爱惜身体了,天气再热,也不该拿冰酥山当饭吃呀。” 酥山是奶油冰淇淋的大唐版本。 立政殿是位于后宫之外的帝王寝殿,方便皇帝召见近臣。 韦贵妃身为四贵妃之首,慢慢享有了长孙皇后的部分特权,比如获准在立政殿服侍圣上。 李世民看着酒碗,脸拉了下来: “你不知道吾不饮酒么?” 韦贵妃温婉一笑: “这是雄黄酒,南人用它驱除夏季的蚊虫,可以内服也能外用,像这样。” 她温柔地在李世民的额头和后脑勺上点了点。 李世民嗅着雄黄的药味,紧绷的身心放松了一些,苦笑道: “没办法,不吃点凉的压不下火。 “那些庸臣怎么搞的,李孝恭案到现在还没查明白,侯君集案也悬而未决!” 韦贵妃温和地劝道: “您也不能怪他们。群臣只能照章办事,自然愚笨。能高于一切规则、临机圣裁的,只有陛下您啊。” 朕真有不受限的权力就好了……李世民无声叹息。 这时,宦官来报: “高士廉、韦挺求见。” 韦贵妃识相地退下,而两人还未上殿。 在这短暂的空档,李世民独坐龙榻之上。 有些话,他不方便当着韦珪的面说。 他烦的不是文臣。 而是文臣背后的士族。 唐朝不像后世的明清那么中央集权,皇权仍受世家大族的掣肘。 李世民是全凭自己的过硬战绩,硬把各方势力拧合在一块的。 即使这样,士族也仍然会唱反调。 比如打高昌,士族反对,根本原因在于他们无利可图—— 这些中原地主老爷们,总不可能去兼并远在西域的土地吧。 设个羁縻州,土人治土高度自治就得了。 而当他力排众议,启用和谁关系都一般的孤臣侯君集,带领根基尚浅的薛万彻和外族精唐契苾何力,一举攻灭高昌后。 这些士族又作妖了。 寻了个理由,把侯君集扔进监狱。 侯君集可是李世民多年的心腹! 这要是被逼成了心腹大患呢?! 加之李孝恭身死,宗室之中只剩李道宗还算拿得出手,独木难支。 士族、宗族和妻族,朝堂上三股势力共同维持的微妙平衡,有失衡的风险…… “陛下。” 尚书右仆射高士廉、御史大夫韦挺进入书房拜见。 李世民吐出一口浊气,做出和颜悦色的表情: “河北百姓多爱攀附名门高第,而当地门阀也以婚配下嫁为名,多收彩礼,以此聚财。 “朕觉得这股风气很不好,有伤教化,所以贞观六年时,便命你们编撰《氏族志》,以刊正姓氏。 “现在过去整整八年了,你们编的如何呀?” 有伤教化只是借口。 李世民是想借官方的权威,给天下大族排个位次,借机打压士族,尤其是不太听话的山东河北(太行山以东、黄河以北地区)士族。 “回陛下,臣等走遍四方,广集民意,收录天下大姓凡二百九十三姓,千六百五十一家。” 主修高士廉上奏道: “其中,最大的氏族有五姓,七望。” “不错。”李世民托着下巴听着,胸有成竹。 他选择主编《氏族志》的高士廉、韦挺二人,也是有讲究的。 第(1/3)页